前几天关注公众号的朋友,发了一段对公众号内容的总结
就像很多学过绘画的朋友,他们的老师会经常告诉他们:“绘画不是照相,绘画要有绘画感、艺术感。” 这讲的是眼睛的满足感,像冷军大大的超写实绘画,看上去像照片,但比照片更写实。
上面截图的内容是一名著名大学的大学生,有好几任正部级的领导都是这个学校的;我提这个是想告诉大家,很多大学生为什么关注我的公众号?包括跟我学习的有些是央美、国美的。
我在公众号讲解的东西是符合逻辑的,能考上大学的朋友都是找到了理解问题的思维逻辑,他们比较能甄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很多大学生会关注我。
我非常讨厌ins 风格的摄影后期
很多人或许觉得ins风格好看,那不是因为色彩、光影,照片才漂亮,而是照片里面的人物、服装、道具漂亮,你才会觉得好看。
现在的摄影后期对作品的评价标准,不是因为作品本身好,而是因为作品发表在什么平台,片子拍的是谁。只要拍的模特漂亮、是样片、明星大家就觉得好。
很多人评价一个修图师也不是看他技术怎么样,而是看他修了什么图,只要修的是样片、明星,不管技术怎么样就会觉得是大片,造成了一种只要修样片、明星就是 “大师” ,把这些有资源的人捧得越来越高,他们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他们这些人说这个是好的,大家就觉得是好的,所以像ins这种“屎” 大家也觉得是好的。
艺术有很多类型,摄影也应该有很多风格,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一个标准之上的,这个标准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专业的摄影、后期是建立在画面的逻辑关系之上的,在这个逻辑关系之上才有了所谓的类型、风格。
ins风格的光影关系是乱的,色彩也是乱的,这种东西摄影后期的门槛都没有摸着。
到底什么是关系呢? 就像有一个26的男人,他有个儿子28岁,虽然他对别人说那是他亲生儿子,但这种逻辑关系是错的,大家都觉得这种事情非常的的荒谬。但是很多人调色就是这样做了,像ins风格的调色。
ins的照片从高光到暗影都偏向一种色彩,或者高光偏什么色彩、暗部偏什么色彩,这不是调色!
调色要建立在逻辑关系上,根据光源、环境的影响,色彩应该呈现什么状态,在这个基础上去调整色彩之间的搭配,让色彩满足眼睛的需求。
就像陈凯歌导演讲的真实,真实不是说一定要是真的,而是讲的要符合逻辑,很多人说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就不真实,虽然他不是真的,但是符合逻辑;就像周星驰的电影是荒诞的无厘头的,但是电影里所有的设定都是无厘头那就是符合逻辑了,所以巩俐说自己演秋香的时候无法融入那个氛围。
昨天播出了《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各位导演的点评对画面的理解非常好,我的公众号也一直在讲这些;看一下《演员请就位》比你看再多的“大师”公开课,花再多的钱参加摄影后期培训要好很多倍。
公众号一直都在讲 “逻辑” ,艺术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创作,逻辑也就是衡量专业的标准。
没有剪辑最新的《演员请就位》视频,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分享一下之前发的文章以及以前剪辑的视频跟解释。
《演员请就位》陈凯歌导演给演员讲了这件事情,其实很多年前陈道明老师在《一年级》也讲过这个问题,后来章子怡老师在《演员的诞生》也讲过这个问题。
这样的环境里出现了次元壁,这个天空、海水、飘纱,完全是三个世界的东西,当然这样的东西也会有人喜欢,但是不耐看,不高级,同一个空间里出现了不同空间的东西,也就是说不符合逻辑了,这样的太阳下,海水也不会是这样子,人物也不会是这样子,就像章子怡老师在《演员的诞生》里面讲的
很多ins风格的片子光影关系是乱的,色彩也是乱的,逻辑错了;就像有一个26的男人,他有个儿子28岁,虽然他对别人说那是他亲生儿子,但这种逻辑关系是错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事情非常的的荒谬,但很多人调色也是这样却不自知,像ins风格色彩就是典型的代表。
我的意思是说,在什么环境下片子就应该符合这个环境的逻辑。
有朋友发了我几张图,问我色彩怎么样。(我无意评论别人作品,只是有人问我就说了,因为没有图我没有办法讲为什么,所以才用了下面的图)
大家可以看一下天空、草地、人物,天空是阴天,草地四周是阴天,中间是晴天,人物皮肤是晴天,相当于环境是阴天的,人物是晴天的。
就像 三个演员在舞台演戏,不是同一个空间的人一样,三个演员在演 民国 时期,一个在古代、一个在21世纪,不同时代的人却组合在了同一个空间。
1. 调色的时候并没有去处理天空、草地、人物的色彩关系,而是整体降低亮度,整体偏青色,这不是色调,这是偏色。
2. 光源混乱,光是从哪个方向来的? 很多大师都讲 “ 三大面五大调 ” 真用的却很少,如果真的懂画面的光影不会这么乱。
3. 环境色应该影响哪里?在这种环境里男士的衣服、女士的衣服不会受到这么多环境色的影响,甚至这些位置不会有环境色。
拿一张2015年前修的客片给大家讲一下
原图很亮,我硬压出的光影,在脸部几个关键部分点了高光,模拟了光是窗外打进了,背后的灯光有微弱的灯光,因为光源是暖色,我在暗部稍微加了点点冷色,黑色还是黑的,光源能照射到的地方是光源的颜色。
我想告诉大家画面的大关系,画面里的人物跟环境是在同一个空间的,给片子加色是根据光源、环境来加的,不是随便偏色,不是在草地里就偏草的颜色,你要考虑这片草能影响到哪里。
我习惯把这些东西看作为光区,亮面是先受到光的部位,称为“第 1 光区 ”按照受光的先后排列出顺序。
上图是正常黑白关系,我把上图改变一下黑白关系。
如下图
可以看到我在亮面点了很多比较暗的点,在灰色区域点了很多比灰色暗的点、在暗部点了很多亮的点,画面的黑白关系乱了。
我的意思是说,在亮的区域里面不该出现暗的点,亮的区域里都是亮度区域该有的亮度,这个黑白关系才是正确的,这个画面才会干净;同样暗的区域也是一样。
如果黑白关系错了,是因为影响的面积比较大,画面就会感觉乱。
在给本来暗的地方加点亮度会更乱
这就是给片子,降低高光,提高阴影,过度损坏了片子关系的结果,不是说不能提高阴影、降低高光,我是说不能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