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赤坂 图 / 赤坂 & Alexkyo & Steven
版权 / 微信公众号-东瀛车生活 & 知乎专栏-东瀛杂记
.
一、意料之中的火和意料之外的火法
日本的汽车文化下出了很多传奇人物,漂移之王土屋圭市这样的近期已经开始经常在中国应邀参加活动的大神,恐怕早已是圈里圈外都家喻户晓。
大约在去年,一张蓬头垢面蹲坐在地上抽烟的大叔的照片火遍了中国玩车群体的朋友圈。这个人名叫中井启(中井啓),在中国火了这一把之前,他和他的品牌早就在国际上成了部分人的“信仰”——无论是他本人的称呼“Nakai-san”,还是他的品牌“RWB - Rauh-welt Begriff”,都会在玩车界的杂志、网站甚至虚拟游戏中出现。
简单易懂地来说,中井桑是一个玩保时捷的人,他改装的独特的宽体保时捷深受全球改装玩家瞩目,他的订单不仅来自日本国内,更多地来自世界各地。
↑这便是标准面孔的RWB保时捷,只要看到这厚实的宽体和轮圈,就知道它们出自中井之手。
在中国,保时捷尚属收入极高的人才能负担得起的车。中井专注改装的车型几乎都有20年以上的历史,更是难得一见。这样的“高大上”玩法配合他在去中国做车期间忙得脏兮兮时被偶尔排到的照片,营造出了一种“反差萌”。而这种反差萌,大概才是他火了一把的缘故。
然而对于一个亲手改车的匠人(赤坂实际上很讨厌“匠人”这个词,但在这里也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我们难道还需要指望他西装革履地出现?
实际上,光是能见到他,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中井桑的“神龙不见尾”,赤坂已经有了深切体会。
采访中井启,纯粹是因为工作偶然遇到了Alex。Alex是一个程序员,他和很多在东京工作的人一样,为了安居育子,每天从东京外面的小城市花很长时间到东京市中心上班。Alex购置住房的地方,是位于东京东北方向的千叶县柏市。
柏市与数十上百个首都圈内的城市一样,最大的功能是作为东京的“bed-town”,即人们下班回家睡觉的地方。这些bed-town鲜有强大的自主产业,而柏市略有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离日本最大的中古车拍卖场非常近,因此市内除了鳞次栉比的居民区,还夹杂着各种二手车店、修车厂,以及,改装厂。
↑RWB所在的千叶县柏市一隅
中井的RWB应该是这些汽车行业企业中最有名的一家,不过,柏市也并不会因此变得有名起来。RWB的厂房,同时也是中井的家,安静地坐落在一片一望无际的居民区里,与那些一旦发动就会轰鸣得让人捂住耳朵的保时捷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为和赤坂一样从业于IT行业且一直都很喜欢车子的Alex,在某一天闲着没事散步的时候逛到了RWB。后来他和RWB之间发生了很多事情,赤坂觉得都可以给Alex单独来一篇访谈了——总之,Alex和中井桑混了个脸熟,并帮助赤坂联系好了这次的采访。
.
二、三顾茅庐
柏市和赤坂所住的神奈川县川崎市之间,相隔了一整个东京。两个城市刚好又在几条放射状的高速路的覆盖范围之外,如果走高速,只能进入东京后上首都高速,七绕八绕后从江户川区下来,然后继续走一长段国道6号才能到达。不走高速的话,首先要直接一头扎进东京,经过涩谷、六本木、大手町、日本桥等你都可能听过的主要地区后,出城继续往东北走——全程2个半小时,但也就比走高速慢十来分钟。
这样的城市内长距离驾驶很累人,即使对成天东跑西跑习惯了的赤坂来说也是不愿体验。但为了见到传说中的人物本身,也得忍一忍。
于是赤坂在一个周六的晚上出发,出发前,通过Alex确认了中井在家——中井桑长年神出鬼没,不确认的话说不定他就在地球的另一端改车。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他的RWB厂房周围总是能见到一群一群拿着各种拍摄设备但又吃了闭门羹的沮丧的外国人。
赤坂首先接到了Alex,然后再在黑暗的没有路灯的小路上开车10分钟就到达了RWB的老巢。黑暗中车灯照到了一个既不大又不漂亮的厂房,以及房前挤着的一堆保时捷。
Alex眉头一皱,发现事情有点不太对劲。厂房的卷闸门紧闭,里面也似乎没有透出灯光。再次用Line进行确认,结果Alex一脸悲催地告诉赤坂:中井说他晚上不在,我们扑空了。
尽管已经做好了三顾茅庐的心理准备,但赤坂想着自己之前在路上花的两个半小时,还是挺心疼的。
没有办法,为了尽量不让自己一无所获,我们便开始和所有吃闭门羹的人一样,先把厂房的外观和外面放的车子及零件拍一拍。奈何黑灯瞎火,也拍不出什么名堂。
正当我们对着厂房隔壁摆了一排新新旧旧的保时捷的砂石停车场拍照的时候,突然黑暗中出现了一个敦实的人影。定睛一看,居然正是中井本人!
中井:“不好意思啊,我得出去了,你的车挡着我的车了,麻烦挪一下行么?”
赤坂:(懵逼3秒)“啊,好好好,实在抱歉!”
三个人于是往厂房方向走去,路上中井桑又说了一句“不好意思啊”,赤坂忙答,“哪里哪里,虽然本来是想来采访...”,对曰,“对不起啊,我得马上出门了。”
Alex忙对中井桑说,“那你就和他合个影吧!”
Alex给我和中井匆匆忙忙站在车子前拍了张照,中井大概是要出去玩,自然不是那身被传遍中国朋友圈的工作装。
赤坂把停在保时捷堆里显得毫无存在感的旅行车倒出来,中井则上了刚好被赤坂挡住的一台紫红色保时捷 。那辆车打着后果然奇响无比,中井根本不热车,把车倒出来后迅速就利索地消失在了黑暗深处。
“在这里只能这样开车,不然周围邻居早就会报警投诉他把他赶走了。”Alex解释道。
整晚的收获就是与大神的一张合影,但这已经算是无比幸运的了。中井桑因为晚上要出门,直接就在最后一次确认时回信息时和Alex说自己不在,应该是不让我们去了的意思。但当时我们其实已经到达附近了。如果不是因为我的车刚好挡住了他的出路,恐怕我们顶多能在隔壁停车场突然听到引擎声响起,然后眼睁睁看着他开着车绝尘而去。
.
三、忙中无闲,闲人免入
第二次拜访中井桑是在一个星期以后。这一次,我们做了更加周密的行程确认:首先Alex近水楼台抽空先去了一次RWB,翻拍了中井桑的日程表。通过日程表,我们得知中井桑4月15-18号在日本,其余时间在海外;而这期间最有可能打开厂房做生意的,应该就是15日星期六。
这一天白天,赤坂整整花了3个小时穿过东京,到达了Alex在柏市的房子把他载上。
之后我们去了附近的车站接到了头一天远从加拿大赶来的自由汽车摄影师Steven,他携带了一枚用于拍摄“不同的照片”的秘密武器。
白天的RWB和夜晚在气氛上还是有所区别的。虽然路很窄,但厂房隔壁的停车场其实是很大一块空地的一部分。空地上用绳子划出了地界,我们的车只能紧挨着那一排保时捷停在地界之内。
厂房的卷闸门半开着,中井桑的地盘上已经有了五个人。除了中井本人,还有两个废品公司的胖大叔,以及中年的一男一女,应该是他的客户。
厂房的正面空地上除了上一次晚上我们拍摄到的那几台车,中间还放了一台锃亮的964,颜色骚得很。中井桑和我们握过手后就继续在厂房里进进出出,时而擦拭那辆车的车身。之后他拿出一大一小两张贴纸,把大的那张置于车尾,小的那张用于贴在油箱盖上,直接递给了Alex让他帮忙拨开然后贴上。
这便是一台新改造出来的RWB保时捷的交车前的最后工序。新的女车主在男伴的陪同下兴奋地在一旁拍照,幸运的她不知在这之前等了多少年月。我们也很幸运,即将目睹一辆RWB的诞生和其进入新车主手中的历史瞬间。
赤坂在厂房内看了一会那些一时半会根本欣赏不完的小摆设,就听见外面传来已经听熟悉了的水平对置引擎声——一个车主开着自己的车来,把车停在了旁边的停车场里。这个姓早川的车主身材很圆润,穿着一件绿色的T恤,一点也没有普罗大众对“开保时捷的富人”印象中的气质,就像中井桑在工作时也显得十分不修边幅一样。
早川和RWB玩家都不单只是中井桑的客户,他们同时也是朋友。这样以改车厂商为中心的朋友圈在日本很常见,他们除了日常在厂房里见面聊天或者做一些车子的保养和加工,也会定期去赛道进行活动,或者出门自驾远行。与RWB相关联的这样的文化氛围只存在日本国内,尽管大多数的订单都来自海外。
早川和我们寒暄片刻,停车场又开进了一台白色的老宝马E39五系。车上下来一个身材消瘦的更年轻的人,他也是中井的朋友。进门后见中井还在忙里忙外,他便拿起一旁的扫帚帮忙打扫起来。
至此,这一天预定出现在RWB的人就到齐了,每一拨人都是事先与中井桑约定好的。
.
四、一种玩法,一种生活方式
RWB从本质上来看,和隐藏在汽车文化大国日本各个角落的大大小小的改装厂和零件商没有区别——绝无华丽的场地,厂房主要功能就是用来捣鼓车,而不是为了展示和开办沙龙。不同的是,它的受众更偏向海外,也的确会很多有慕名来参观的海外人士。
中井本身当然也和那些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埋头苦干的JDM改装者不一样,很多时候他都需要远飞海外进行工作。也许是这些海外的熏陶,又也许是因为这里不仅仅是RWB的厂房,也是中井在国内的时间里日常生活的家,RWB毫不起眼甚至有点落魄的灰色厂房,卷闸门后面是一个颇有品位的空间。
靠近门口的一块地方是用于休息和接待的“客厅”。无数令人忍不住端详一番的摆设和装饰品被紧密而艺术地设置在这个空间里,各种大大小小的工具也都在中井随手可及的地方。这样的布景和那些电影里的场景在氛围上完全一样,只不过在RWB,什么东西摆在什么位置,都是中井通过长年生活和作业经验得出来结论,而电影里更多只是装模作样。
这一天我们在RWB拍摄的照片中,除了中井停放在老巢的得意作品车辆,更多的则是厂房里的景致和摆设。
实际面积小于最初想象的RWB厂房的具体的细节,我们将通过另外的文章详细讲解。比装饰和物件更重要的,毕竟是那些放在哪里都会让人掉口水的车子。
这一天,RWB的室内空间里已经摆了三台车,分别是RWB最常见的紫红色964、白色的正在等喷漆干燥的964,以及一台Tiffany绿的993。
赤坂想起自己目前玩的唯一一款游戏——手机上的Need For Speed: No Limits里就有收录993,并且中井桑已经把自己的车体设计授权给游戏开发商EA使用。于是赤坂得到了这样一张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碰撞的照片:
以前我自己甚至都不曾想过自己能亲眼目睹这只有在游戏里才能见到的东西和场景,直到几年前我开始在日本玩车,为自己打开了所谓的“《速度与激情》和《头文字D》所映照的世界”的大门。
当然,无论是于我还是于Alex,还是于千千万万喜欢车的人,RWB依然还是一个不可触及的昂贵层次。
只有一小部分幸运的人,能将这在虚拟世界和网络上被炒成了传说的东西真正收为己有。
中井桑将那辆紫红色964“新车”车尾贴纸上的覆盖层撕下,回屋里换出了新的微纤维毛巾最后对车身的各个角落进行擦拭。即将成为新的RWB车主的女士抑制不住脸上的兴奋,时不时用自己的手机给等了不知多少年月的座驾拍照。
三四点种的太阳刚好从厂房后方照在前坪,夸张招摇而并不被所有人喜欢的紫红色车身在温暖的光线下的确显得十分好看。室内的人也都停止了手边的活,停下了正在欣赏的东西,走到外面来围观。
中井桑一边进行着最后的检查,一边再次提醒新车主那些开RWB这样的车时所不得不注意的地方。
“你一会出去的时候,斜着出去。以后进出停车场等也是,不要直接上下坡,不然会刮到底盘。”
他发动了车子,招呼车主上车。新车主一脸笑容,走到车前对中井道谢。中井也微微鞠躬并笑着感谢他的客人——这真是这位不苟言笑的大叔难得挂出笑容的时刻。
紫红色的964和送车主前来的男性朋友的代步高尔夫在几个人的目送之下离去——RWB的一次交车仪式就结束了,简单至极。相比之下,花同样的钱在那些高级车商买新车可就要比这个排场豪华得多。
送走了客户,中井和朋友们开始打扫厂房。这一天他需要把一些不用的边角料清理出来卖给回收公司的那两个人。这可是比纳车还要难得一见的光景:Alex表示中井这样大规模打扫自己的地盘,估计半年才会有一次。
于是我们很轻而易举地就拍到了中井桑作为“扫地僧”的照片——正是他在中国被拍到的类似照片让这个“看上去落魄穷困,实际上是玩烧钱游戏的大神”,在通过精湛的技艺和对车体部件的优秀设计打出名声的另一面也出了名。
几个人花了半个小时把一些角落打扫得差不多了,回收公司的大叔也清理好了他们需要的东西。那些边角料当然不是每一个都有价值,大叔跟在仍在左顾右盼收拾东西的中井桑后面详细地说明哪些东西他们需要,哪些东西不需要而只能免费拿走、为什么没法开价。
中井桑只是简练地答应着:“哦”、“好”、“那就这样吧。”言语之简练一如起先交车时于女车主之言。
新车走掉以后前坪就空了,车库里也已经被清楚了干净的空间。中井便走到停车场,将早川停在那边的车和另一台已经在停车场放置多时的车一个开进室内,一个开上前坪。又一轮“弄车”(弄り)活动开始了。
车主早川的课题是:拆除内饰。他拆座椅的动作非常快,三下五除二车里头就空了。之后是档位附近的外壳,也很快就被搞定。然后,他就和开E39的小哥一起,一人在车的一边开始用矬子铲除那些被胶得严严实实的黑色内饰表皮。这位忘了问名字的小哥其实是为了给早川搭把手而来,正式开工前帮着中井卖力打扫,算是热身。
↑铲除内饰,下面露出了这辆车之前涂的标准RWB紫红色
这部分车主除了自己的事情会自己做,有时“中井也会叫这些朋友来帮忙,并给他们一些报酬。”Alex表示。无论是否有报酬,这都是他们的兴趣爱好,或者说生活的一部分。
.
五、毫无必要的采访和颇有意义的拜访
被中井开进室内的橙色964就是上一次我们险些扑空时在停车场看到的一台车。一个星期过去了中井才有时间对它施工。这个速度实在是无奈的结果,要知道换成是未来车主们向中井订车,目前得等上至少半年甚至一年。而这些车主无法自己完成的维护和修理活,就只能用他零碎的时间来打理。
中井桑首先用千斤顶把车子撑了起来。开始作业之前,他点上了烟休息片刻——终于到了赤坂能好好做访谈的时候了。那感觉就像几年前第一次采访和自己爷爷差不多年纪的湿壁画画家,心里紧张而充满了对前所未闻的各种信息的期待。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他们都是日本的艺术家,也是人们口中的“职人”吧。
厂房里已经亮起了用来照亮车底的暖色灯光。我站在“客厅部分”那台堆满了包括一堆AutoArt做的RWB模型在内的各种东西的、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真面目的桌球台一头,中井桑盘腿则坐在另一头的一个由蓝色油桶改成的凳子上。然后我们便开始了这一天唯一能算得上是“采访”的对话。
去除掉那些多余的部分,这个“采访”的内容如下:
赤坂:“隔三差五就出国坐车,挺辛苦的,中井桑现在多久出一辆车呢?”
中井:“一周左右吧。”
赤坂:“很快呢,听说你现在都是把零件寄到客户那,然后再自己过去安装,是这样的吗?”
中井:“是。”
赤坂:“那么在海外做车和日本国内坐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中井:“海外的单子更多一些,没什么特别的感受。”
赤坂:“您迄今为止做的最多的车是930,964和993,前一阵SpeedHunters报道说您打算做997了,是真的吗?”
中井:“不,997不打算做了。”
赤坂:“您现在做车,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以前要多要好,当然价格也是不断升高,不知您此时的心境与十几年前是否有所不同?”
中井:“嗯...?”
赤坂:“我看过一篇2004年的文章,您当时刚刚开始做保时捷。当时您说旧的保时捷,车子本身也就两三百万,普通人也能买得起。它们就是外国车中的86,本身普通,但只要下功夫就能玩出花来。那么现在,您还觉得自己是在做‘外车中的86’吗?”
中井:“嗯...啊....并没有再考虑这些了呢。”
赤坂:“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在中国的一个改装车爱好者朋友提的。现在中国玩车的人和发财的人一样浮躁,什么都追求一步到位,砸钱达到目的,而没有日本欧美这些文化沉淀深厚的地方的玩家那种步步为营、重视成长过程的心。对此中井桑如何看待?”
中井:“没有什么想法。我觉得自由就好,大家都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赤坂:“也就是说考虑得太多,总是想着怎么讲究,其实也没必要,对吗?”
中井:“是的,自由地玩就好啦。”
整个过程中看起来都是赤坂在不断提出解释问题和解释问题,而中井桑则一直言简意赅,又或者干脆拿不出答案。赤坂不是专业记者,自然也有经验不足面对难对付的中井做不出好的采访的成分。但Alex证实他从来都是一个这样的人,想从他身上做出一般意义上的采访稿是不太可能的。
这就是为什么你能找到的所有的以“中井访谈”为标题的自媒体或网媒(外国媒体,应该还没有中国人这样采访过中井)文章中真正出现的中井桑的话都只是只言片语,更多的情况,都是记述文而不是采访稿。
从这些短暂的对话中我们也能挖掘出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首先我们知道了目前RWB的产量其实很高,因为海外只管外观不管调校,零件也是代工厂事先制好的,所以一周一台并不是一个夸张的数字。进而,我们也得出了这个“不修边幅的底层人民”恐怕是改车界最富有的人之一。
↑中井自己的座驾之一,挂着泰国拍照。RWB泰国也是海外几家分支中最赚钱的一个
然后是一条让关注新动向的人们期待落空的消息:中井桑并不打算为保时捷997做宽体RWB,尽管他之前面对SpeedHunters(一家base在日本的、高品质的、天天被国内无良公众号盗图做文章的垂直车媒)的采访透露出了这个消息,但是现在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Alex分析这之中很大的原因,应该是他太忙,而水冷发动机的997物理上进行车体的设计和加工就很困难,中井桑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去做这些新的尝试。
尽管改车界对宽体外观的态度褒贬不一,但没有人能否认做好一套宽体并做成名字响亮的品牌的难度。中井桑已经做了16年RWB,中途在东京改装车展上成名,真正火遍全球则其实是近几年的事情。和所有其他行业的职人一样,出名之前的中井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一台一台车亲手研究试错。
支撑这些的,自然有情怀和热爱。但,我们也并不需要去过度解读日本的职人。正如中井桑所回答的,他们其实也并没有人们会一厢情愿认为的那样“高风亮节”或者有“让所有普通人都能开上酷炫保时捷”的崇高的理想,背后支撑他们的也就是“热爱”二字,nothing more, nothing less.
他们也并不需要所有人的认同,包括我们在内的外人,也没有必要对他们的想法照单全收,去跪舔去夸赞,或者对着一些现状去批判“谁谁只会为了钱了”、“谁谁已经变了”。
唯一不变的,是RWB坚持了16年的Style,是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玩家们对这些旧车的爱,是这个位于东京郊区不起眼的小厂房中充满了保时捷性格和改装车风味的气氛。
回过头来看,与中井桑面对面坐下来谈一通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而在RWB厂房里作为一个旁观者泡上大半天,这就是一个终身难忘的让自己接受感官刺激的过程了。
.
六、最会玩保时捷的人
中井又回到了那台橙色的964旁,他盘腿坐在车子要加工的部分的背影,早就已经成了众多媒体推崇的风景。
作业的内容很简单,只是将前唇的橡胶保护条重新装上去。由此可以推测出这台车应该之前接受了车检,这只是最后的复原工程。RWB的车看似低趴到了地上只有满足外观党的口味之用,但其实,至少在日本,这些车辆都是货真价实的可以去赛道狂飙的车。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车和市面上的那些完全不考虑通过性的“VIP”和“Hellaflush”并不一样,软胶皮的前唇就是一种实用考虑。
外面在拆车内饰的早川桑,为的也是日后加装防滚架。每年,他们都会至少有一次耐久赛,中井桑本身也经常亲自下场;其余时候,在日本全国各地的赛道日上,RWB保时捷也从来不是难得一见的稀有货。
太阳即将落山,同行的Steven终于拿出了秘密武器——一个能折成搬砖大小的无人机。我们也就此成为第一批航拍RWB厂房的人。
.
从空中来看,这就是一块周围都是民宅的毫不起眼的地方,停放了一堆不得了的东西。中井桑本来蹲在门口抽烟,看着无人机起飞,就招呼其他人一起来看热闹了。
看着手机屏幕上自己耕耘十几年的底盘先是变得一览无余,然后又越来越小,抬头再看看已经很难一眼找到的无人机,世界上最会玩保时捷的中井桑也发出了赞叹:“哦——很厉害啊。”
前坪里停放的一旦开动起来就会响声震天的厉害家伙们,在逐渐暗去的天色下,安静得很。
-
<完>
-
特别感谢Alex.kyo提供部分摄影支持和采访联络。RWB工厂的日常照片均在其Instagram账号不定期更新:4lexkyo
RWB厂房内部细节详解、本次访问和航拍视频将于继续于公众号《东瀛车生活》发布,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