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亿大力补贴并没有出奇迹,悟空问答宣布将于2月3号停止运营。就在一周前,字节跳动旗下另一款知识付费产品"好好学习"也宣布,将于1月20停止运营。
在教育与知识领域,这家"超级App工厂"似乎遇到了难题。
补贴四年,退回原点
2016年开始发力知识问答与付费领域产品,曾被认为是字节跳动进军教育的信号。如今"大力教育"品牌体系化整合了字节跳动旗下所有教育相关产品,"探路者们"却要退出舞台。
2016年春节前后,头条问答开始内测,半年后问答频道正式在今日头条App内上线;2017年6月,头条问答正式升级为悟空问答,10亿补贴计划开始;2018年今日头条持续加码,宣布再次投入10亿元补贴答主;2021年悟空问答App宣布将停止运营,"问答"未来将以头条问答的形式继续存在。
四年时间,伴随着知识付费风口来了又走,悟空问答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挖角300位知乎大V"、砸20亿补贴创作者之后,悟空问答没能颠覆问答领域,如今被"战略放弃"。这反映了一个问题:知识型社区内容的可持续性生产和用户消费习惯培养,无法靠简单的搬运生产者和金钱激励来维系。
据媒体报道,2017到2018年的补贴之下,有用户每个月能从悟空问答中赚一万块钱,但总体使用时长加起来却不过数小时,在不需要独家、只需要首发的机制下,复制、改编、粘贴观点成为一部分人薅羊毛的方式,内容质量和导流效果可见一斑。
和重金补贴、呛声知乎的悟空问答不同,好好学习App上线在2017年末,更聚焦在职场个人提升、文化生活领域的音频与文字付费内容,被外界称为头条版的"得到",但补贴力度和声量远不如悟空问答,在2018年喜马拉雅、分答、得到等一众产品中并不显眼,连关停都并未引起过多关注。
App工场,为何"折戟"?
在字节跳动官方对媒体的回应中,好好学习和悟空问答近期动作均为正常的业务调整。
实际上对于追求速度和效率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决定停止一款产品的运营要么是赛道已经成熟、头部玩家地位稳固、没跑出来的产品再花力气运维投资回报率太低。要么就是有新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业务(产品)需要投入,不想过多分散战斗力。
对于如今已经推出独立教育品牌、产品覆盖少儿启蒙、K12、成人多条线的字节跳动来说,上述两个原因大概都有考量。
在线教育赛道的特点之一就是前期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字节跳动做教育没有"基因",主要依靠对外收购和做对标产品,目前整体成绩平平,K12和教育硬件或是其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投入方向。大力教育CEO陈林去年提出的"三年不盈利"并非一句口号,而是这个赛道真的很难盈利。
相比之下,问答和知识付费领域未来想象空间要小很多,已经不是字节跳动在教育与知识领域的重点关注方向。
另一方面,从悟空问答和好好学习这两款产品本身来看,其后期的内容质量和商业化能力也存在一定问题。
"知识付费的这种知识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或者数字时代的产品展现形态,开始于知识网红的流量效应,但一定终结到最终的产品整合能力,这方面得到是一个非常好的代表。"看懂小程序联合创始人由曦认为,"从罗振宇一个人的读书节目,到把整个得到做成一个知识库,其实质是罗振宇这些人是知识销售员,他和大咖们联手销售,互带流量,一起把消费者引向得到平台,并且完成知识复购销售,涉及读者全知识生命周期的服务。"
由此来看,尽管"好好学习"曾被认为是对标"得到",但在讲师IP、流量效应以及爆款课程的打造上均没有表现出后发优势,在字节跳动动辄过亿用户的App矩阵中边缘化明显,"被调整"也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