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拳拳到肉!教你打斗镜头的绝密拍摄手法

发布时间:2024-10-14     点击量:

文丨荷花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动作片里的打斗不能像武侠电影里一般飞天遁地,什么草上飞,水上漂之类的。

但也不能像现实生活里的打架斗殴一般,即使是像流氓小混混那样乱作一团,沦为混战。

而动作电影里的打斗场景更是如此,艺术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

在力求真实的同时,武术指导们又要确保动作能在镜头的表现下打得漂亮,和武侠片里夸张的招式和兵器的杀伤力相比,动作片里依赖的是拳脚上的切磋。

这里面也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功夫”、南拳北腿和这些年极其热门的MMA综合格斗与跑酷等等。

那么,如何低成本拍摄动作电影里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打斗戏呢?

今天教你几招:

长焦特效

怎样才能拍摄出打斗场面中那狠狠的一拳?

教你最简单的一招,效果相当好。

看下面这张动图,演员打出的第一拳就采用最为简单迅捷的技法:出空拳打到对手头侧就可以了。

通常,大多数演员都十分热爱做出这样的表演,因为这不需要太多技巧,只要能准确地把握时间,有力道!

演起来,还挺过瘾的。

问题是,很多人选错了镜头。

要想拍好这一拳,必须要用长焦镜头。

无论是紧凑取景或是宽松取景,使用长焦镜头,会令物体间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着比实际距离短。

拍摄时,摄影机位置要摆好,以保证拳头落点藏在受害者脑后。

如此一来,就算拳头的落点离对手差着挺远,拍出来的效果也绝对真实。

拍完后,记得慢速回放一遍,以保证这段特效拍摄没有问题。

如果愿意,可以尝试将这一拳摆到受害者前面,只要被打的人能默契地把头向后甩,出来的效果也很真。

拍摄这类镜头时,只要确保拳头落点始终藏在被打中者脑后,就允许摄影机自由移动。

一记重拳

一记重拳,坏蛋扑街,世界从此安静。

没有反驳的机会,没有激烈的打斗,一切都嘎嘣脆!干净利落!

如果,你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你首先要确保这一拳打得够力,打得完美。

切记,这一拳的落点仍要藏在受害者脑后。

在手法上,摄影机必须与演员动作同步移动,这样才能表现出这一拳的速度和力度。

摄影机摆放的角度必须紧贴受害者,迎着主角的方向。

如果你决定使用长焦镜头,摄影机的摆放位置,就一定要确保镜头能捕捉到两个演员。

切记,出拳者是拍摄重点,将他置于中心位置,取景效果会很好。

当主角朝着挨打者走来时,他可能会跑,可能会一个箭步扑上来,也可能会坚定地迈步过来。

一旦出拳,摄影机必须稍稍向后退,这时的画面犹如神助,仿佛被主角的英气惊到。

当挥拳者发出致命一击时,摄影机须跟随出拳方向摆出角度,营造出摄像机被打中的感觉。

这时,主角和挨打者会从画面中间偏向一侧。

重拳的拍摄对摄像师的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有极佳的时间感,稳!准!狠!

紧跟演员拍摄

最为常见的传统打斗场面,通常是俩人面对面互殴。

这时,怎么才能打得漂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要想观众身临其境,摄像机必须紧跟演员。

在拍摄先争吵、后扭打的戏时,演员会突然爆发情绪,扭打在一起,比试角力。

这时,摄影机位置须摆在演员旁边,高度与演员头部齐平。

当俩人拉拉扯扯时,摄影机就要跟定演员,且做到无论演员做出如何强烈的运动效果,摄影机的高度、角度和拍摄距离都不能变。

你一定会问,演员扭成一团移动时,必然会出现两人运动速度不一致的情况啊,怎么破?

切记,千万别把俩人当做一个整体处理,镜头会失去动感。

瞄准一个演员就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待到打斗终止,演员要么摔到墙上,要么倒地不起时,你就可以调整相机了。

这样一动,意味着角力终结。

打倒在地

当一方被击倒在地,意味着他在打斗中被人重创。

怎样才能拍摄出安全又令人眼花缭乱的被击中者重创倒地的画面呢?

先拍演员被打,然后来个特写,记录倒地瞬间。

为保持画面流畅,情绪真实,需要两个镜头交替合作。

先使用长焦特效,移动镜头,拍下演员受创的过程。

此时,第二个镜头上阵,跟着转向地面,温柔倒地的演员恰到好处的表现出狠狠落地的痛感。

只要时间把握恰当,加上点音效,看起来绝对跟真的一样。

这段过程较为复杂,我现在按步骤梳笼一遍:

1、摄影机摆在出拳者身后,高度与眼睛齐平;

2、拳头挥过来时,使用长焦特效拍摄真实效果;

3、受害者缓慢倒地,摄影机也降到受害者眼睛高度;

4、出拳者位置正好掩盖受害者缓慢倒地的真相;

5、出拳者不要停止挥拳,在受害者倒下时,再打几拳。

分别拍摄角色

打斗戏,脚上动作十分加分。

争斗结束,胜利一方会对失败者一通乱踢,以发泄胜利快感。

问题是,怎样拍好这一通乱踢呢?

先在脑中规划布局,为后期剪辑做准备。

切记,同一打斗镜头要拍两次。

先从施暴者角度拍一次,再从受害者角度拍一次。

毕竟,在随后的打斗中,总有一方会占上风。

拍摄时,须从低处仰拍,镜头抬起一个角度。

演员要做出凶悍表情,脚下在踢什么不重要,千万不要收进镜头里。

为达到逼真效果,导演切忌让演员空踢。

摄影机要紧贴受害者,这样拍出的画面才有现场感。

拍完施暴者,摄像机要摆在受害者身后地面,并与受害者保持一定距离再次拍摄胜利者。

注意,一定选长焦镜头,以便缩短施暴者和受害者间的距离。

拍摄时,受害者须向后拱起身子,仿佛真的被踢中。

这组镜头粗看挺假,但经过剪辑和配音后,会变得异常真实。

后期剪辑时,先播施暴者镜头,踢个一两下让观众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行。

然后,切到受害者镜头,让观众看清他的衰样。

近地仰拍

与现实不同。

片中人被打倒,通常不会就此趴下,偃旗息鼓,只会继续挣扎。

这是为了体现,角色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他们之间有着难以名状的私人恩怨。

众所周知,高处拍摄挣扎于地面的争斗是容易的,但是,要想透过压在下面的人,拍到上面人的脸,就不很容易了。

若把摄影机放在地板上,镜头都会离人脸太近,效果很差。

一般来讲,为能拍下整张脸,很多摄像师都会选用广角镜头,结果出来的效果更别扭。

不妨试试让演员躺在桌上打,如此一来,摄影机就能从下面进行拍摄了。

切记,无论从哪个角度拍,都要使用同一镜头,且摄影机与受害者面部距离都要保持一致。

别让演员在桌上做太复杂的动作,漂亮的动作统统留给特写更好。

含蓄的暴力

如果想拍不错的暴力场面,又不想有演员受伤,我可以给你说说“含蓄的暴力”。

摄影机的高度须放在腰部,仰角拍摄,演员要做足打得很起劲的表情。

受害者直挺挺立在镜头前,被击中后倒下,记住照我前面说的双镜头配合拍摄。

这时你会发现,这是一组连续镜头,无须剪辑。

通常,用这种方法拍出来的暴力场面很吓人生动,比使用替身演员的效果好很多。

胜利瞬间

打斗结束,必有胜负。

拍好胜利瞬问,尤为重要。

拍摄失败者时,可用强光打到脸上,使用长焦镜头,从胜利者视角进行拍摄。

最后,失败者会从镜头前倒下去,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不仅宣告了打斗的终结,也能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到英雄的身上,感情得到彻底地释放。

拍摄第二个镜头时,可以选用长焦镜头从高处拍摄,同时选择短焦镜头,从近处拍摄。

不同镜头产生不同视觉效果,究竟如何选择,还要听从剧情需要。

dypl884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上一篇:摄像角度详解:十种摄影角度及其效果详解

下一篇:广播电视编导中:拍摄角度和拍摄高度介绍

Copyright © 2010-2024 Powered by EyouCms 非商用版 向未来视觉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沪ICP备2024066551号-3

友情链接:真菌荧光染色剂 日本新闻 展会B2B 芝麻信息网 同轴连接器 直播基地 广州服务器回收 正经小说网 搜外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