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才能创作出的作品!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集合分布在中国各地的摄影师,以每人贡献一张照片的形式,架构起一部庞大的作品——这是本活动的出发点。这在传统摄影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同时,由于技术进步,数码相机普及,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现在,只要有基本的相机操作经验,你就可以跟大家一起来创作这部作品了,通过这个活动,你可以了解另外一种摄影创作方式(按照一套规则去拍摄,贝歇尔夫妇就是这么创作摄影的),同时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摄友。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这会是一部非常有趣,又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作品。每一位摄影师的工作量不是很大,但是数百人集合在一起,它所呈现出来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本活动跟其它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这是共同创作一个主题作品,你也是作者之一。最后的目标是:呈现给观众的感觉是好像同一个人创作出来的!
同时,这部作品属于共同创作,它的著作者名字将由大家一起分享。假如不小心有收益,也将一起分享!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创作者最多的一部摄影作品!让我们一起来做2018年最好玩的一件事!
本项目名称《中国公园》。
为了防止短期征集产生同一个季节拍摄的现象,本活动总体上为期一年,分四次进行,分别为《中国公园:冬》、《中国公园:春》、《中国公园:夏》、《中国公园:秋》,也就是每一个季节征集一张照片,一年四张。
原则上最后选取的方式是:一个公园最多仅入选一张,一个参与者也只入选一张。但为了保证最后作品的效果,会酌情改变这个方式。
本活动方案可能会随着活动的进行稍微调整。
相关事宜如下:
一、拍摄内容以及要求
1) 所拍场景所在地:必须在摄友自己所在城市公园(不要野外的森林公园。必须记下公园名称:如“宁波月湖公园”)。
2) 拍摄对象:公园里的游客(不能拍摄自己熟悉的人,不能自拍)。
3) 拍摄对象年龄限制:年轻人、中年人(男女不限。不要拍老人小孩。也不要拍带着小孩去公园的人。最好单独或者二人在公园闲逛的人)。
4) 拍摄对象选择:人物有特点——或者服装打扮有特点,或者人物气质长得有特点。总之,看上去要有意思。不要拍漂亮的帅哥美女。
5) 必须取得拍摄对象的同意,不能抓拍、偷拍。
6) 可能的话,打印一张留念照照片给对方。
7) 记下他们的名字和年龄、籍贯(比如:张三,35岁,安徽绩溪人。)
8) 照片上人物不能超过两个(也就是只能1人或者2人)。如果两人,要记下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情侣”。
9) 照片要求:横向取景;全身肖像(不要背影);对象站立,自然,不笑(绝不能拍得兴高采烈的样子)。(拉到底看示范照片)
10) 取景要求:尽量模仿以前公园摆摊的那种留念照形式,寻找最能代表公园景观的拍摄点。背景里不要有其他人出现(远处很细小,不清晰的可以)。
11) 拍摄天气、时机:建议多云或者阴天(太阳直射会产生阴阳脸),也就是漫射光。避免晚上、黄昏、雨天。建议拍摄时间在:上午9点~下午3点之间。
12)拍摄季节:任意。
13)记下拍摄日期:比如“2018年1月18日星期日”。
14)避免大面积的阴影。人物清晰、环境景观清晰。建议顺光或侧光。不要逆光。
15)如果采用闪光,不要有闪光的感觉。
16)拍摄器材:统一135数码单反相机(微单也可以)。谢绝手机、胶片机。
17)镜头统一焦段:50mm端,如果是变焦镜头,请固定在50mm端。半画幅数码相机请用下列方式计算焦段:佳能要除以1.6(也就是变焦镜头固定焦段在31mm左右)。尼康要除以1.5(也就是变焦镜头固定焦段在33mm左右)。微单需要另外计算焦段。
18)光圈统一为:f8。(不得用其它光圈。光圈过大,会导致景深过浅,光圈过小,片质会下降)
19)必须三脚架。不要相信自己的铁手。因为照片放大后才能看出各种毛病。
20)相机高度:跟模特胸部持平,不能倾斜,避免透视变形。
21)拍摄距离:大约3-4米(人物在画面中的高度约占2/3)。
22)背景要求:尽量避免出现大面积的死白天空。避免背景里有清晰的其他人。尽量寻找有特点的公园景观。
23)拍摄时,注意人物和背后的景观不要重叠,注意前景有杂物阻挡人物,人物和景观分布要错落有致。人物位置不要太靠旁边。可以在中间或者中间稍偏。如果景观非常重要,也可以考虑人物位置稍偏。人物一定要完整,不要缺脚。
24)人物在画面中的高度大约占据2/3左右(不要过大,或者过小),注意人物的脚不要触及底部边框,留有空间。
25)照片格式:最大RAW格式+JPG(很多数码相机的RAW格式有大中小三种可以选择,一定要检查一下,是不是最大RAW。RAW格式用于最后输出,JPG用于看小样)
26)照片颜色:彩色。拍摄时,请设置在“中性”,不要设置在“人像”或者“风景”。
二、参与者要求:
1)参与人员:头撞影墙读者和加入活动群的摄友。
2)参与人数:待定(前期讨论期间,已经有众多摄友加入,为防止参与人数过多,可能会限制人员数量)。
3)参与者地理分布限制:待定(防止摄友过多地集中在某一地区)。
4)参与者创作地理限制:仅限大中华地区。
5)没有稿酬。照片版权归摄影师本人所有。所有照片仅用于头撞影墙微信公众号展出,摄影画册电子版出版(免费),画册打印(会统一设计画册,但由参与者自己出钱打印),如有商业出版,收益平均共享。如有摄影节展出、其它商业应用会跟作者联系。
6)所有参与者须加入“中国公园”活动群,方便通知和相互讨论。愿意参与者扫描下面二维码,如超过100人后,请加微信fox_ho后拉入(需要加入“头撞影墙”读者群的另外说明)。
三、投稿事项
1)照片要求:原片须2000万以上像素。需要提交RAW+JPG两种格式。JPG格式缩小到横向像素1500,压缩率大约在6-8之间,大小不超过1M(主要用于浏览观看。最后用RAW文件输出)。
2)投稿数量:每人每季度仅限1张。(超过1张者属于没遵守投稿规则,恕不接受。你一定要选择最好、最符合要求的一张投寄。如果无法确定哪张最好,可以在活动群和其他摄友讨论)
3)投稿邮箱:68508531@qq.com
4)截稿日期:《中国公园:冬》2018年3月15日、《中国公园:春》2018年5月15日、《中国公园:夏》2018年9月15日、《中国公园:秋》2018年12月15日(由于中国各地季节差异很大,请大家自己把握)。
5)投稿时,把作品文件名改为:“摄影师姓名+城市和公园名称+对象名字+对象年龄+对象籍贯+拍摄日期”,比如“张三+宁波月湖+李四+35岁+安徽绩溪人+2018年1月18日”。
6)照片不得裁剪、拼贴,一次性拍摄完成(防止因裁剪后产生视觉空间的变化)。
四、作品呈现相关
1)本组作品后期由一人统一调整色彩。
2)会有专人统一编辑照片。
3)作品最后会完整呈现在“头撞影墙”微信公众号上。
4)同时入选作品会完整独立展示在国际网站www.zhongguogongyuan.com上,便于电脑上观看。
5)每张照片下面不直接署名摄影师名字(防止打扰观看,同时体现作品的一致性)。摄影师名字统一出现在整个作品的前面或者后面。每张照片下面只显示拍摄地点、拍摄对象等解释性文字。
6)专门做一本摄影画册的电子版(PDF格式)。
7)看条件众筹一本摄影画册(出版)。会做一本《中国公园》电子画册(统一设计,自己出钱,需要者打印一本。打印有两种版本:普通四色打印的便宜,专业打印机打印的比较贵。到时候根据自己需要团购式打印)。
8)同时征集一名对这个活动有兴趣的策展人。
头撞影墙2018/1/18
(本活动的创意启发来自“头撞影墙读者群”)
示范照
具体拍摄时人物姿态不限定。本示范照仅表明人物在画面中的大概大小,用于统一拍摄距离(估计在3-4米左右)。【注意:光圈F8,焦段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