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拍摄的专业性来说,一直都是以相机为主。但随着现在手机拍摄功能越来越强大。在人手一部手机的情况下,很多人加入到了手机摄影这一行列。大有手机摄影取代相机摄影的趋势。这就搞得很多新学习摄影的人感到比较困惑,既然手机拍摄功能这么强了,为什么相机还是那么贵,原因何在。今天就用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聊聊手机摄影和相机摄影究竟有哪些区别?
我们知道相机成像是通过感光元件对光的感应,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转换成图像,因此相机的成像是基于光学的物理原理;而手机成像虽然也少不了感光元件,但手机的感光元件与相机的感光元件不是一回事,手机的感光元件相对于相机来说,太小了,所以手机的成像原理是基于软件算法。因此也可以说,相机是物理成像,手机是算法成像。
由于手机的感光元件太小,在弱光环境下,成像质量是要远远比不上相机的,因此很多时候都不建议用手机拍夜景。不过在光线充足的场景里,一些偏重于拍摄功能,比较高端的手机已经能拍出媲美专业相机的画面了。相对手机来说,相机拥有更大的感光元件与更高质量的镜头。能够拍到画面里范围更多的细节与动态范围。这一点对于需要高分辨率与高画质的专业摄影题材来说至关重要。
由于相机是基于光学成像,所以相机可以开发出适合拍摄各种题材的大大小小不同焦段镜头。选用合适的镜头,可以大大提高相机的成像质量。而手机是基于算法,因此在镜头上不需要考虑太多。因为这一点的原因,手机在便携性上是大大优于相机的。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都携带手机,这使得捕捉瞬间变得非常容易。此外,手机内置的图像编辑工具和即时分享功能也非常便捷。而即使现在都在考虑吧相机往小巧、轻便上去设计生产,依然还是要比手机大于重。而且除了机器本身外,使用相机拍摄,经常还需要携带额外的配件,比如镜头、三脚架、灯光等。这也大大增加了拍摄的复杂性。
就操作的复杂性来说,手机拍摄就相当于傻瓜相机,不需要懂专业的摄影知识,下至几岁的儿童,上至古稀老人,任何只要能拿得起手机的都能用它拍摄。真正达到全民摄影的程度。而相机的使用,想要拍出好的画面,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了解相机各种曝光参数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相机提供了更全面和深入的手动参数调整选项,包括手动对焦、曝光补偿、ISO设置、白平衡调整等。这为拍摄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对最终图像精细程度的控制。
在图片后期处理上,相机与手机也有很大的不同,手机图像是通过算法对画面进行优化处理,这当中也可能会导致图像细节丢失或过度处理。手机摄影的后期处理通常依赖于手机内置的编辑工具或第三方应用程序。而相机有数码底片RAW格式文件。所以能保留了更多的图像信息,为后期处理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拍摄者可以使用专业的图像编辑软件进行细致的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图像效果。
总的来说,手机摄影和相机摄影各有优势和局限。随着手机摄像头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摄影在便捷性和即时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相机摄影则在图像质量、手动控制和后期处理方面占据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