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感的强化与外化 ——网剧《三大队》摄影指导李博专访

发布时间:2024-10-23     点击量:

作者 | 李丹

订阅 | 010-86092062

历时13年2个月19天,程兵漫漫追凶路终于画上了句号,网剧《三大队》也迎来了大结局。对比原型故事体量,24集的《三大队》承载了更多的人物故事,情感变化也更加丰富。在引发观众对人生、情感与正义思考的同时,该剧精良的制作也获得了一致好评。弹幕中,网友多次提到“运镜、构图很赞”。就《三大队》的影像设计、画面构图等,本刊采访了网剧《三大队》摄影指导李博,请他分享更多拍摄技巧及幕后故事。

李博

网剧《三大队》摄影指导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本硕博毕业,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国际班讲师,美国查普曼大学访问学者。

代表作品:网剧《三大队》《天行健》《御赐小仵作》《迎风》;电影《零度极限》《大城大楼》。

Q1:

您是如何加入《三大队》这一项目的?

李博:我和《三大队》制片主任相识多年,之前一直有合作意愿。但前两年忙于其他项目,档期一直未能匹配。

此次合作《三大队》之前,其实我和邢键钧导演先合作了一部5集体量的单元剧,借此机会进行磨合。经过20多天的拍摄,发现彼此在工作方式、认知上都很合拍。随后,便开启了《三大队》项目的合作。2022年10月,《三大队》正式进入筹备阶段。

Q2:

您是否看过原著?看到剧本的第一感受是怎样的?

李博:我看过原著,是一篇报告文学。剧本是在拍摄过程中完成的,最初只有5集剧本,即到程兵出狱。具体到画面,邢导当时设想前5集按照类型片拍,后面转变为更个人化的风格。

对我而言,程兵出狱回到社会的不适应,被社会抛离的感觉,给我感触最深,所以这一段影像感最清晰。

程兵出狱

注: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小说之间的文学体裁。

Q3:

如何定义《三大队》的影像风格和特质?导演对此有提出哪些要求?

李博:《三大队》的故事发生在90年代,所以画面上一定是所谓复古的。但我希望能在大家认知的复古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有倾向性的「偏色处理」是影像上一大创新,如90年代的路灯显色性很差,呈现出“劣质的黄光”。所以在片中,路灯灯光明显偏黄,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暖光,这是之前创作中不太敢尝试的。

对路灯灯光特别进行了偏色处理

原来大家都希望能得到“正确”的色彩还原,甚至摄像机的色温要和灯的色温进行很好的匹配才是对的。

但早在项目初期我们探讨影像风格时,我就提出想要做偏色的尝试,还原90年代真实的色彩,虽然能看出年代感,但能明显看出是最新拍摄完成的,影像是「新」的、是「真」的,给观众带来一种新的视觉感受。导演看过一些测试图后,也是认可的。所以片中,我们大胆尝试了偏色处理。

结合剧情,程兵入狱前和出狱后的影像风格做了差异设计。入狱前,程兵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而出狱后,他的生活一落千丈,成为社会底层人员,过着平淡的生活。体现在影像风格上,是「热烈」到「克制」的变化。

色彩上,程兵入狱前的部分,更多地还原了传统光源的质感,如钨丝灯或荧光灯管。程兵出狱后,则更多地应用了彩色光的元素,如洗车房、网吧、KTV等场景的霓虹灯,以表现时代的变迁。

KTV的霓虹灯

网吧的霓虹灯

另外,在影像设计上,我们还使用了比较多的“电影手法”,如剪影等。虽然这在以往的电视剧中用得并不多,但我们还是做了大胆地尝试。

Q4:

请介绍下拍摄周期及拍摄地的选择,是否分组拍摄?

李博拍摄周期共计约110天,80%都是在厦门拍摄完成的,如竭城、察邦等是由厦门街区实景改造。另外,剧组还前往东北长白山实地拍摄。最后几个拍摄日,摄影组的小分队去到云南还拍了一些空镜。

东北长白山工作照

拍摄中分了AB组,不过B组分的时间比较短,片头、动作戏、追车戏完成后基本就结束了。不过后来一段时间又恢复B组,负责一些小场景的拍摄。

Q5:

摄影机和镜头选择了哪些设备?有哪些考量因素?

李博:摄影机方面,主机选用了ARRI ALEXA Mini LF、辅机选用了DJI Ronin 4D(如影4D)。镜头方面,主要选用了库克Cooke s7i、东正玄蜂定焦电影镜头和安琴的变焦电影镜头。

选用ARRI ALEXA Mini LF,首先是这款摄影机对肤色和暖色光线的还原会更加“舒服”,另外我对ARRI ALEXA Mini LF的使用也比较熟悉。

如影4D主要负责跟拍和一些特殊角度的拍摄。在拍摄过程中,如影4D有惊艳到我,打破了我对小型摄影机的固有认识。《三大队》是我第一次在项目中大量使用如影4D,我个人认为它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甚至下一部戏准备用如影4D作为主机。它最大的优势是灵活,剧中很多长镜头由于拍摄空间狭小,都选用了如影4D,相比大机器容错率更高一些。另外,在画质上与其他摄影机的画质没有明显的差异。

Q6:

筹备前期摄影团队主要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否拍摄了测试片?

李博:由于当时处于疫情末尾期,受到封控的影响,大家只能开机前进组。

前期主要做了摄影机的基础性测试。进组后,针对长镜头,我和导演进入实拍现场进行了探讨。车戏方面,我们和车戏导演用小道具模拟实景拍摄了测试样片。

Q7:

请详细介绍下第2集中,日夜转换、想象与实际结合的长镜头的实现过程?

李博:第2集中的长镜头,最早是邢导先提出现实与想象转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我提出将日夜转换也融到一起。从导演先提出想法,到我去完善、实现这一想法,最终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这一长镜头我觉得是我与邢导比较有机的一种合作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期测试时我们还做了黑白与彩色的转换,设计程兵想象的空间为彩色,其余为黑白,这样是为了让观众能更明确真实、想象的部分。但后来发现,全彩色的处理,观众已经能准确理解,所以最终没有采用黑白与彩色转换的设计。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日夜转换测试样片

邢导是一位想象力很丰富的导演,在《三大队》的一些拍摄中,当他面对一场戏与设计演员走位时,实际上已经预设好了镜头效果。这时候,我需要做的就是在邢导预设的基础上再做「添加」,七叔葬礼的镜头设计也是如此。

邢导希望呈现出七叔葬礼上程兵从第一天夜里待到第二天白天的过程。基于此,我们使用如影4D进行了日夜转换的试拍,效果还比较满意,最终才决定拍摄日夜转换的长镜头。

Q8:

第3集的车戏,是如何完成现场调度的?

李博:我们先完成了勘景,确定哪些街道能拍并做了记录,然后将这些场景模拟出来,最后完成测试样片的拍摄,实际拍摄基本是按照样片实现的。这场车戏拍得很“要命”,由于拍摄现场位于厦门最热闹的地段,所以现场的清场难度非常大。也因此,我们没敢设计调度过于复杂的镜头。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车戏测试样片

Q9:

片中很多画面的构图都很特别,请分享下您在镜头设计上的巧思。

李博《三大队》在镜头的设计上大方向是强化宿命感。如程兵与王大勇,很多相同的场景下,两人的表演、镜头运动都一样,如旅馆的镜子前、浴池内,以强化两人冥冥之中的宿命感。

旅馆镜子前,程兵和王大勇的镜头运动一致

另外,镜头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也与现场演员的状态有关系,如烂尾楼王大勇仰头的镜头就是现场抓拍的。作为摄影,要及时通过镜头强化演员当下的感受。

Q10:

剧中如何通过镜头外化放大人物情绪?

李博:以程兵为例,他从意气风发到锒铛入狱,从出狱不适到重回追凶路,这一路他的内心是波动的。灯光方面,程兵处于低谷时,更多地运用了阴影设计,把程兵置于“暗面”,展现出人物信念动摇的内心。

画面设计上,会增加很多人物与镜像同时出现的画面,分别代表正义的程兵和陷入自我怀疑的程兵。也会有一些「倾斜镜头」的设计,如程兵在KTV上班的戏份中,很多镜头会像船只晃动一样倾斜。画面构图上,会将程兵置于“条条框框”中,将他禁锢起来,表现出他的压力。

把程兵放置于“暗面” 展现出人物信念动摇的内心

倾斜镜头

在程兵追凶过程中,影像上更多的是偏生活化、人性化,在这些时候就没有刻意强化悬疑感,而是将平实、生活化的内容做到真实、自然的还原。

如三客友烧烤摊的布光相对简单,主要利用现场原有的灯光,如招牌灯等。这种自然的灯光效果使整个场景更加生活化。

这也是邢导在《三大队》筹备阶段就强调的一点,区别传统意义的悬疑剧,他想拍一部反类型化的作品,更多呈现的并非案件本身,而是人物及其心理状态。

三客友烧烤摊自然的灯光效果使整个场景更加生活化

王大勇这一角色的镜头设计,一大重点在于每集片头。作为每集的片头,内容上会回顾王大勇在不同城市逃亡的场景,视觉上需要「够劲」。

看过剧本后,我决定直接参与这部分的拍摄,在设计上尽量做到极致且类型化。通过景别的控制,适时给予特写等影像设计,帮助王大勇这一「狠角色」的塑造。如雨夜街道上,王大勇去商店卖烟,通过剪影、闪电特别镜头、人物面部特别镜头等,将悬疑感拉满。

王大勇雨夜卖烟

网友评价:大勇一笑 生死难料

Q11:

片中展现了很多案件细节,对此您在画面上有哪些设计?

李博:以王大勇出租屋隔壁的女孩遇害的戏份为例。警局会议过程中,尸检报告显示女孩不仅遭受了侵害,还在死后被强奸。因为此前仅知道女孩遇害,所以得知这一事实后对程兵的心理冲击很大。

具体到镜头设计,我们选用了老蛙24mm探针镜头直拍尸检报告,通过差异化的视觉效果,强化当时程兵强烈的心理冲击

选用老蛙24mm探针镜头直拍尸检报告

另外,第2集中日戏夜戏转换及真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结合的长镜头中,也从细节可以看出程兵想象的案发过程与最终王二勇交代的真实案发过程有出入。许多人可能在拍摄过程中,两次案发过程内容相同,或对原始素材进行再次剪辑。而《三大队》则通过细节还原,分别完成了两次拍摄

Q12:

《三大队》拍摄过程中,对您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

李博:我觉得最大难点是场景多,这意味着每天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转场,频繁的转场就需要重复进行设备器材的安装与拆卸。

另一个难点是现场空间有限,除现场监看、演员化妆、现场人员休息等区域外,还要存放大堆器材,留给拍摄的空间实际很小。

如七叔家卧室场景的拍摄,卧室内几乎没有落脚之处,楼道里又堆满了器材,我们甚至需要踩着灯腿才能进入卧室。在众多实景拍摄中,如六子洗车行的住所,空间同样狭小。

在周期很紧张、场景又多的情况下,我觉得最终能出来这样的效果,虽然会有遗憾,但整体我是满意的。

众多实景空间都很狭小 增加了拍摄难度

邢导与摄影组合影

网剧《三大队》更多摄影创作分享,请见《影视制作》2024年2月刊

识别下方二维码或阅读原文 即可在线订阅 

现在订阅,即可享受一站式科技信息服务!随时随地获取《影视制作》近10年精粹内容。超3000篇论文涵盖了高新视频、网络视听、视音频制播、AI制作、灯光舞美、视效动画等众多广电视听技术领域。通过搜索关键词,还可在“论文库”中查找需要的文章进行在线阅读和下载,享受“移动线上图书馆”的服务体验!

点击查看➡️「订阅详情介绍」

推荐阅读

开“新”力MAX!总台2024网络春晚制作揭秘

最强头显问世,XR真的实现了吗?

总局推优丨33部!广电总局2023优秀国产纪录片选集发布

沉浸式实景演绎+LED虚拟制作重现赤壁怀古旧景

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和技术创新应用亮点

我知道你在看

上一篇:重塑创意界限?营销大咖对Sora的看法揭晓(一)

下一篇:你愿意在朋友圈微博空间点燃思想的火焰?

Copyright © 2010-2024 Powered by EyouCms 非商用版 向未来视觉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沪ICP备2024066551号-3

友情链接:真菌荧光染色剂 日本新闻 展会B2B 芝麻信息网 同轴连接器 直播基地 广州服务器回收 正经小说网 搜外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