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手机摄影(30)手机摄影构图,你知道用前景增强画面空间感吗?

发布时间:2024-10-23     点击量:

手机摄影构图中,除了合理的组织和布局好被摄主体和陪体在拍摄画面中的位置外,摄影画面的空间、层次与纵深感,也是摄影构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晨雾(手机摄影)

手机摄影构图中,前景的运用,是增强画面空间、层次与纵深感,最有效,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摄影技法。

静静的沙溪(手机摄影)

摄影的前景,泛指在摄影场景中,介于被摄主体和拍摄者之间的场景物。特指是对摄影画面起着增强空间与纵深感、烘托与突出被摄主体等等作用的,靠近拍摄者的场景物

静静的山城(手机摄影)

我们都知道,摄影画面是(二维)平面的,而自然场景是(三维)立体的。要在平面的摄影画面中表现出所拍摄的立体场景,就需要通过摄影画面中的前、后景物的大小、远近对比等方式,来实现画面的纵深感与空间感的体现。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摄影前景的运用,是增强画面空间与纵深感,最有效,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摄影技法

涧流幽潭(手机摄影)

其实,有许多初级手机摄影人在拍摄过程中,时常的有意或是无意的都在使用着前景,只不过(当时)是没有意识到,或是不了解前景在摄影构图中的作用。那么,摄影构图中,前景是如何起到增强画面空间纵深感觉的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些图例。

图例1,相对狭窄的空间画面里,利用前景增强空间层次与纵深感的作用

回家,过年(手机摄影)

示意图001,拍摄场景:小区中的楼房

示意图001:小区的楼房

示意图001观感:很安静的一幅照片。这种安静的观感来自于画面缺乏深度,缺少观感上的联想。虽然有棵树与楼幢形成了大与小的对比,但因树处在“半隐身”的状态,而弱化其参照物的作用。

示意图002,拍摄场景:小区中的楼房。拍摄机位往后移动一些,将路灯与步行道纳入拍摄画面。

示意图002

示意图002观感:将路灯与步行道以前景的方式纳入拍摄画面,画面的空间与纵深感便呈现了出来。观者的视线也由步行道、路灯引导向楼幢,并与楼幢相呼应,在增强了画面空间层次与纵深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向上直指蓝天的动感。

示意图003,前景,让画面有了空间与纵深的效果

图例2大、中场景中(如:风光摄影等),利用前景来体现画面中,近与远的空间与距离感的关系

静静的沙溪(手机摄影)

示意图013,拍摄场景:河面与楼房

示意图013

示意图013观感:中规中矩的照片,很多拍摄者的拍摄方式。画面中的河面与楼房,是不是有种近在咫尺,就在眼前的感觉。

示意图012,拍摄场景:护栏、河面与楼房。拍摄时扩大了拍摄场景范围,将前景的护栏与人物纳入画面下方的左、右角。

示意图012

示意图012观感:画面中因为有了(左右)前景,河面与楼房与观者的距离,是不是就显得的远了些,画面也就有了远近不同的空间与距离感了。

示意图014,前景,让画面有了远与近的层次与距离感效果的对比图

图例3,拍摄画面中,利用前景体现高与低的空间距离感。适用场景如:海岸边沿,高山峻岭等。

示意图015,拍摄场景:站在悬崖边上拍摄的海岸

示意图015

示意图015观感:可以感觉到拍摄点是处在海岸边的高处,但从拍摄的画面中,你不太容易明白这高度有多少,你与海浪海难的距离有多远。

示意图016,拍摄场景:前景(人物)与悬崖下的海岸

示意图016

示意图016观感:拍摄画面中,有了二位青年人作为前景,你就很容易体会到与海浪、海滩,有了个相对明确的近与远,高与低的空间、距离感了。

示意图017,前景,让画面有了高与低层次与距离感效果对比图

本节小结:摄影画面中,恰到好处的前景运用,可以让观者在观赏(二维)平面的摄影画面时,有了个前景的参照物。让画面呈现出大与小、远与近的空间、层次与纵深感,提升了摄影画面的观赏性)

静静的沙溪(手机摄影)

摄影前景的作用有许多,如:烘托主体,点缀与平衡画面等等。只是这些摄影前景在起着不同的作用的同时,也都在不同程度的起着增强画面空间与纵深感的作用(这是摄影前景在构图中最为基本的作用)。

落日山林(手机摄影)

摄影构图中,可以作为前景的场景物,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1,经典常用前景构图,如:框架构图与线条构图,对称性(非对称性)构图等等(详见:聊手机摄影(29)学习手机摄影构图,经典的框架构图与线条构图法

无题(手机摄影,框架构图)

秋(手机摄影,线条构图)

山门(手机摄影,对称性构图)

2,摄影构图中,可以用来作为前景的场景物有很多,花草树叶,山石建筑,动物与人等等,甚至连拍摄中自己的投影都可以成为前景。

蜡梅花(花卉摄影中的前景运用,手机摄影)

利用投影的前景

起着点缀作用的人物前景

摄影前景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需要注意与避开的不妥的用法

一是,前景的使用,避免喧宾夺主。主要体现在,前景的布局位置挤压了被摄主体的空间,不利于被摄主体的突出呈现。如下面的图例

示意图005,拍摄场景:被摄主体为亭子

示意图005

示意图005观感:前景框架构图的本意是将视线引导至被摄主体(亭子),却因前景中的那坛花草与亭子处在同中心轴上,且花坛过大的影像,向上挤压了被摄主体的空间,从而让花草的吸引力强于被摄主体。

示意图006,007,拍摄场景:将拍摄机位往左(或是往右)移动,或是将拍摄机位往前挪移。

示意图006,拍摄机位往左移动

示意图007,拍摄机位往前挪移

示意图006、007观感:很明显,这两种的拍摄机位移动效果都很不错。达到了在引导视线到被摄主体的同时,也起到了增强画面空间纵深感的作用。

示意图008,前景位置的不同,画面观感效果不同

二是,前景的使用,避免在拍摄画面中所占的画幅过多过大。不仅不利于画面空间层次感,还会给观者产生一种视觉是的压抑感。如下面的图例

示意图019,拍摄场景:护栏和树叶构成的框架框图(失败的前景运用)

示意图020,失败的前景运用

示意图020观感:护栏和树叶构成了一个“反C”型的框架前景,但因树叶过于茂盛且占用了画面上部太多的空间,而让整个拍摄画面显得拥挤不堪,有一种压抑感。这是一个“框架前景”运用较为失败的图例。

示意图021,拍摄场景:花草树木的前景(较好的前景运用)

示意图021,较好的前景运用

示意图021观感:由花朵树枝构成的不规则前景,疏密有致,画面的空间层次与纵深感表现的不错。绘画中常说的:留白天地宽,同样也是适合摄影构图的。

晨雾(手机摄影)

手机摄影构图中的前景的运用,是为了突出主体,呈现出画面的空间、层次与纵深感的。因而在选取摄影前景的场景物时,要尽量本着:简洁布局,疏密有致,有层次而为

早春(手机摄影)

手机摄影的前景,适合绝大多数的摄影题材(如:风光,人文、人像、建筑、纪实等)的拍摄。合理的,灵活的,有序的运用好前景,是营造摄影画面空间、层次与纵深感,最为直接的,有效的摄影技法。

远方(手机摄影)

(原创摄影图文。文章中摄影作品的拍摄时间和手机品牌,图片下方的装饰边框上均有标注,没有添加任何外置镜头。更多的手机摄影技能、技法与实拍感受的分享,尽在主页合集菜单中的“聊手机摄影合集”里,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如有疑惑请留言。谢谢您的欣赏,支持,鼓励)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谢谢你!

上一篇:什么是长焦镜头的“空间压缩感”?如何运用压缩感?

下一篇:天子门生是什么意思?想要成为天子门生有多难?要满足哪些条件?

Copyright © 2010-2024 Powered by EyouCms 非商用版 向未来视觉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沪ICP备2024066551号-3

友情链接:真菌荧光染色剂 日本新闻 展会B2B 芝麻信息网 同轴连接器 直播基地 广州服务器回收 正经小说网 搜外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