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欣赏摄影作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专业术语——负空间。
在摄影领域中,负空间是指画面中以纯色状态存在的,主体以外的留白部分,例如清晰的天空背景,画面中大片的黑色阴影区域等。我们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画面的留白(大部分是大片留白)。
尽管看似无实质意义,负空间实则在画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能有效地强调主体,由于大片空白的背景衬托,使得主体更加醒目,更易引起观者的注意;
其次,它有助于构建画面的简洁美,以简单的结构形态突出照片的层次感;
同时,负空间还有利于塑造照片的意境,大片的留白能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最后,留白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视觉休息区,让照片显得较为“松弛”,具有充足的呼吸感。
因此,恰到好处地运用负空间能从多个方面提升照片的审美价值,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和深度。
那么,在日常拍摄中,我们应如何合理运用负空间呢?
1.>
在照片中,负空间呈现为一种留白的空间形态,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有很多元素可以作为负空间,除了上述的天空、阴影,还有墙体、草坪等,甚至过曝的光线也可以成为画面中的负空间。
在强光比环境下,压低的阴影区域可以充当负空间。
我们在拍摄时可以多加观察、思考,充分利用各种形态的负空间。
2.>
使用负空间时也需要考虑其与主体的搭配:
(1)色彩
与主体产生呼应性的色彩作为负空间,通常会有更好的效果,如同色系可以使画面更简洁,互补色则能增强视觉冲击力。
(2)空间大小
我们需要根据主体表现和照片的内容来合理选择留白的大小,留白并非越大越好,应在主体有充分展示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留白位置和大小。
(3)纹理
负空间也是可以有纹理的,比如,如果我们想要突显一件瓷器表面的光滑和光泽感,可以选择一个相对粗糙的背景,如亚麻布,这样在纹理对比下,瓷器自身的质感就能得到很好的突显,而适当的粗糙并不影响负空间的作用。
(4)边框
为照片添加边框也是创造负空间的一种方式,纯色的边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照片显得更加简洁有层次,这也是非常实用的一种负空间构建技巧。
对于负空间的使用,我们可以先从拍摄极简风格的照片开始练习,在此过程中,我们会对照片的层次、结构、布局等有更深的理解。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