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能看到的很多关于宇宙和星球天体的照片,都来自于鼎鼎大名的哈勃望远镜!这台至今仍在地外空间不停拍照的天文望远镜发射于1990年4月24日,大小如同一辆公共汽车,已经默默工作34年了!它的辛勤服务为天文学家们奉献了极为丰富的宇宙学资料,把宇宙深空的真相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人类探索宇宙,走向深空的征程来说,可谓功勋卓著。
我国的天文学家们也一直渴望有一台自己的“哈勃望远镜”,2013年的时候,我国对此立项——决定研制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简称巡天望远镜),它本是我国空间站计划的一部分,又叫巡天号光学舱,发射后将与空间站共轨运行,需要检修维护的时候可以与空间站对接,方便航天员出舱进行维护工作。
从已经公布的资料来看,我国的巡天望远镜全长约14米,发射质量高达16吨,光学设施段全长约9米,最大直径4.5米,主镜口径达到2米,体积大小比哈勃望远镜更大,重量上也要多出5吨,其观测精度也与哈勃望远镜相当,但其视场更为宽广,相当于哈勃的300倍。这意味着它将拥有前所未有的观测能力,为我国的天文研究打开全新的视野。
这台望远镜上还将携带多色成像和无缝光谱巡天模块、多通道成像仪、积分视场光谱仪、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高灵敏度太赫兹等模块。在它发射运行之后,将以大规模天文巡天为主任务,致力于成为一个面向国际开放的、先进的且专门服务于天文学及物理学研究的空间天文台。
然而,这台令人瞩目的望远镜的发射时间却已经经历了多次的推迟,早先曾说2023年,但2023年3月份的时候,《解放日报》还发消息称其将在2024年前后发射。
而根据最新消息,它的发射时间预计将不早于2026年底和2027年初,可以说是再次大幅度延后。
这一消息是今年5月14日在杭州举行的CSST2024工作年会上透露的,会上展示了这款望远镜的最新研制工作进展和后续主要计划的时间节点。其“后续主要计划节点”的最后一行显示,这款望远镜到2026年12月21日才能具备发射状态,相比原先认定的今年底发射的时间一下子推迟了两年。
这个时间节点距离2027年已经仅剩10天,而且火箭发射常会因为某些原因延迟,所以其真正的发射日期很可能延后到2027年。
这消息可能让很多人失望,我国历来也很少有重大科研项目延期的事情!而巡天望远镜发射时间大幅度推迟两年,这在我国还是很罕见的。那么导致发射时间推迟的原因是什么呢?会议上并没有说,通常一个项目难以按计划进行,大多是技术上或资金链上出了问题,但这个项目在资金链上应该没有问题,其技术难度倒是不小,因为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研制这种大型空间精密仪器,各方面都要十分慎重,科研人员需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反复的推敲和验证,确保其在轨运行期间能够稳定运行,发挥出最大的科学价值。
因此,在地面完成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望远镜的性能达到预设的科学目标,是非常必要的,而单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推迟两年的时间确保无虞,也是值得的。
其实放眼全球,这种大型空间望远镜发射计划一再推迟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前面提到的哈勃望远镜,它的立项计划始于1968年,当时规划的发射时间是1979年,但之后发射时间也是一推再推,直到1990年才发射升空,比最初的发射时间晚了11年。
而如今最先进的空间望远镜——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它的立项计划开始于1996年,按早期计划是打算于2007年发射,后来就不断推迟,一鸽再鸽,一直推迟到了2021年12月25日才发射升空,延迟时间长达14年。而从韦伯望远镜拍摄的大量照片来看,真的是好饭不怕晚,其照片清晰度无与伦比,让人类更能看清宇宙的真相。
我国的巡天空间望远镜从2013年立项,如果能在2026年底发射,那么时间跨度也才13年,其实比上述两者所用的时间要短很多。
所以,我国巡天空间望远镜的发射时间推迟虽然让人感到遗憾,但这也是科研工作的常态。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我们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而正是这些努力和付出,才让我们能够不断地突破自我、超越极限,最终实现对宇宙的更深入探索。让我们期待中国巡天望远镜能够届时能够顺利发射升空,为我们揭开更多宇宙的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