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科学养老有对策,欢迎回来《科学养老手册》。
之前我们探讨了爸妈退休后的两类选择,发展爱好或是搞事业,分别怎么做,可以让他们更开心。
我们今天来聊一个轻松的生活小技巧——拍照。
很多年轻人喜欢拍照,记录生活的点滴精彩。爸妈也是爱美的,但是,当我们给他们拍照时,很多老人面对镜头会拘谨扭捏,放松不下来,所以总是推托。
那把爸妈带去照相馆呢?虽然那儿很专业,但也有些老人面对陌生的化妆师、摄影师,被捯饬了一番,还要听指挥摆动作,反而变得更紧张了,回头还抱怨花钱、麻烦、照片效果不自然。
其实,没有什么地方比家更让他们安心,也没有什么人比亲人更让他们自在。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用手机,通过下面五个简单的小步骤,给爸妈拍出好看的照片。
第一,让爸爸妈妈更好看,衣着比化妆更重要。
衣服要穿得精神简洁,化妆倒是其次的。
纯色的、有领子的衣服可以突出面部。如果家里光线比较暗,就可以穿浅色和白色的衣服,人物不至于很黑。如果要戴围巾,也尽量选择纯色的厚围巾,不要花纹繁复的薄围巾。
第二,要有好看的光线。
光线过亮或过暗都不好。中午的光线虽然明亮,但是出来的线条会比较硬,而光线暗的地方拍照效果不太理想,虽然现在很多手机都带高像素摄像头。相比起来,早晨和傍晚时候的光线效果更加柔和、层次丰富,适合拍人像。
所以我们把爸妈带到窗户边。要是太暗了,就开个灯、放个白衬衫、白板、白床单,都能起到补光的效果。要是光太亮了,就用白色的纱帘过滤一下光。
有一类很美妙的场景:光照到了餐桌下,刚好爸妈在餐桌边,不管是吃饭、收拾还是做点别的什么,丰富的光影层次和生活化的场景都能提升照片的质感。
第三,把控距离。
离爸妈的距离要近,而且要和脸保持水平高度,这样拍出来的脸不胖。距离近了,画面会饱满很多。把手机调到人像模式,在一两米之内拍照。如果是拍脸部特写,还要在一米以内。
或者用大光圈模式,把爸妈作为主体突出,模糊掉周围的杂物,把前景虚化,也可以出来层次感。
第四,准备一些道具。
面对镜头,很多人都容易拘谨。
我们让他们别看镜头,看窗外,或者拿着平时经常用的东西,一张报纸,一把扇子,一个水杯,或者让他们浇个花,和宠物玩一玩,和我们聊聊天,就容易放松下来。
等爸妈放松下来了,再引导他们看镜头。这时候千万别说“笑一个”“茄子”,容易把他们又弄紧张拘谨了。和他们说一说好玩的事情,把他们逗开心,再拍下珍贵的时刻。
拍照的时候,我们要像专业的摄影师一样连着按快门,捕捉住父母表情变化的细节,抓住他们某个细微又分明的特质。
在父母更习惯镜头后,我们就可以在他们的生活中抓拍温暖的瞬间。家务的热火朝天,吃饭时的温馨交谈,都是在日常生活里幸福的点滴。
最后,加点儿技术细节。
选择人物位置。打开拍摄界面中的九宫格分割线,把爸妈的位置放在九宫格上四个交叉点中的其中一个。
注意画面构图。半身像是从腰开始的,特写是从胸开始的,脸部特写的重心在眼神。
不要用磨皮滤镜。皱纹很美,雀斑很美。我们照片的重点不是把爸妈拍得年轻幼态,而是反映出他们真实的情绪和神态。
我们下期再见~
司庆(8月5日)福利名单揭晓啦,快来看看是哪些幸运的粉丝被我们抽中呢
秋雪人
萍水秋荷
瑞儿
瑞芽
一无所顾
宁静致远(一休)
慕毅
白云悠悠
一手机一世界
萍水相逢
好好
流星雨
阿喵
Mo.
晓柯Kermy
静
快乐的小鸟
飞马踏燕
天使之吻
潜水鱼
上一篇:长焦镜头能拍出怎么样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