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热爱生活的 浙江女性
正值暑假,全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值得留念,正适合用这种生动有趣的记录方式。
下面分享一下拍摄家庭vlog的实用教程,从0到1快速上手,记得收藏哦~
VLOG · 准备篇
器材准备
家庭日常拍摄或出游拍摄不需要准备昂贵和沉重的设备,推荐手机+稳定器即可。
直接手持手机其实也可以,但是真的很容易抖。而且受手的限制,能拍的镜头运动比较有限,所以还是推荐有稳定器辅助,效果好N倍。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搭配运动相机和无人机,这样就基本上所有环境,地拍航拍都兼顾了。
首先是要多拍。
既然是拍家庭vlog,家人们就是主角,要随时随地尽可能多的记录。
很多精彩的瞬间错过了就无法弥补,尤其是新手入门,完全不要顾虑拍摄素材过多的问题,关于后期素材筛选剪辑的技巧后面也会分享。
比如提前找到最佳拍摄地点,做好事前功课。在家拍摄的话,在哪些位置适合捕捉温馨的画面;出去旅游,有哪些好风景值得打卡。
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没有计划大概率还是会翻车的。
首先是尽量稳。
就像之前提到的,家庭vlog可以抓住时间拍拍拍,而拍的时候稳定很重要。
建议是要么别动,要么动的稳一点。把相机的九宫格打开,画面里一些背景的『线』要齐平。
除了不晃不抖,曝光稳定也很重要。开拍前长按相机界面,锁定曝光,避免因为画面中的物体运动导致曝光值自动切换。
因为家庭生活的情境细节适合通过语言表达呈现。比如用对话说明所处的时间点或所处环境的情况,或者报告式说出每一个到达地点等。
自拍杆的使用门槛很低,夹上手机就可以,自带的防滑设计让拍摄相对稳定。
而更长的伸缩范围,让拍摄视野范围更大,运镜方式更灵活,在不同的运用方式下能够实现丰富的画面效果。
① 低角度跟随
把自拍杆拉到最长垂到靠近地面,随着走路推进跟随。
利用自拍杆的延长配合身体转动来进行平移或俯拍。(注意要让胳膊夹紧身体哦~)
跟平移一样,利用胳膊夹紧身体作为支撑点,手要稍稍抓紧自拍杆,前后推动自拍杆。(注意不要让手机晃动~)
如果结合一定的前景障碍物,拍出来的画面会更有纵深感。
视频后期制作的软件有很多,电脑端和移动端都有,一般来说移动端会比电脑端更简化一些。
关于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就不详述了,下面重点介绍一些具有实用性和共通性的操作点。
素材
为了让视频内容更紧凑,我们可以在开始剪辑前先整理素材。
对于素材的筛选可以先确认一个思路。比如这个vlog的叙述流程,然后根据这个流程对照素材,匹配的保留,其余删除。
如果素材量特别丰富,还可以用分屏的办法,把多个素材放进画面里。处理得当的话就能塑造出时间线交叉并进的故事感。同时结合素材设计转场,不要太多。
不管是想做的大气磅礴还是清新明朗,在剪辑软件中通过基础滤镜调色都能快速实现,而家庭vlog的滤镜建议不要用偏色特别重、或者对比度特别低的。
对于家庭vlog来说,适当保留人声和环境声,声画结合的故事性才是核心。
然后,挑选一首好听的背景音乐,建议选择比较chill的音乐,营造放松舒适的家庭氛围。借助其中的鼓点进行卡点剪辑,也就是在鼓点处切画面。
现在的软件基本上都会显示声音的波形,波峰处就是鼓点处,非常方便。
①注意内存和备份
不管是手机还是相机,内存都是有限的。注意提前腾出有效空间进行拍摄。拍完之后,如果素材量大,一定要记得备份,一方面便于标记,另一方面不影响后续的拍摄。
哪些人,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做什么……这些信息在视频中交代是vlog作为一种日记载体的天然属性需求。
虽然有些人的平衡感特别好,身体协调性也很好,但是人力毕竟有限,不靠稳定器来运动拍摄的效果真的会有差距。
在准备设备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拍摄场景,比如游乐场有很多高空设施,或者有水上项目,防水保护壳,手腕绑带这些就需要备好。
现在手机的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了,延时拍摄、慢动作、大光圈……通过不同的拍摄手法可以有丰富的画面,可能是孩子玩水的慢镜头、可能是逆光下全家人镶着金边的背影、可能是妈妈在厨房烧菜的加速版,这些都能把我们的家庭vlog质感瞬间提升。
图片/省家教指导中心
原标题:《入门必备!家庭vlog拍摄教程,一起记录幸福瞬间》
上一篇:宅家沉浸式vlog拍摄技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