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手工书在探索中制造“不期而遇”

发布时间:2024-09-24     点击量:

原文刊登于《中国摄影报》2023.5.23  第39期

记者  李晶晶

5月16日至17日,我在浙江杭州市余杭街道中南村文化礼堂观摩了一场摄影手工书评审,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粗略翻看了450余件摄影手工书作品。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受众面看起来很小的摄影活动?什么样的人会关注?摄影手工书有必要推广吗?它的评判标准和侧重点在哪?区别于正式的摄影出版物,照片在手工书中要实现妥当的视觉转换、综合呈现都有哪些方式?能否通过这种形式打通摄影书与摄影创作之间的一条通路?……带着诸多疑问而来,不一定得出最佳答案,但从中可以看到手工书摄影生态的积累和发展,借由手工书拓宽摄影作品的呈现思路和形式,引发对这种创作方式和传播媒介的关注与探讨,呈现新时期摄影师更自由多元的开放性创作。

 “杭州·国际摄影手工书双年展”的主办方是杭州市摄影家协会,承办方是杭州市摄协成立不久的新摄影组织专业委员会。首次举办,又加上了“国际”名头,到底能收到多少来稿其实主办方是有担心的。一方面,浙江有独特的文化艺术资源优势,有众多的优秀摄影师队伍,也有着良好的摄影生态环境。从2012年开始省内各种摄影工作坊频繁开启,2016年省摄协率先在省展中设立了摄影书单元,而后在浙江纪实摄影大展和影像西湖艺术现场展览中均设立了摄影书版块,并多次举办摄影书工作坊,从培训到影展平台都做了有效推动,以摄影书作为传播媒介在浙江摄影师队伍里也越来越普及。但是另一方面,摄影手工书从更大范围来说,无论从概念上还是制作上都还远远没有普及,很多人并不清楚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做过手工书的摄影师跟庞大的摄影人群相比,人数少之又少。因此,这次双年展的目的也是为了发现、扶持和培养优秀的摄影手工书创作者,倡导在形式语言、观念表达、材料运用、手作呈现等方面的创新与探索。在已有的中国摄影图书排行榜之外,专门搭建一个摄影手工书的展示平台,从省内推广到省外,有着独辟蹊径之感。

活动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共征集到382 位作者的453 件作品,除了浙江、江西、山西、陕西、江苏、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外,还有来自美国、法国、英国、瑞典、新加坡、日本等国外投稿,从投稿数量上看远超预期。投稿作者中有知名艺术家、职业摄影师,有业内有名望的老摄影家,也有众多国内外专业院校毕业、在读生以及摄影爱好者和平面设计师等。摄影手工书是一种影像实验,是更个人化的表达方式,有着日渐成为一种创作方式和媒介传播载体的趋势。为达到最佳呈现效果,手工书的内容记载与视觉设计和手工成分要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体现出摄影师从拍摄到成书这一完整流程的个人创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投稿作者中,有第一次尝试做摄影手工书的学生,有从事图书装帧十年第一次为自己设计摄影集的平面设计师,有大众摄影十佳摄影师,有获得过中国摄影图书榜奖项的自出版达人。手工书的创作题材涉及工业记忆、城市记忆、新闻事件、自然风景,还有大量跟家庭相关,祖孙三代、父母与孩子、自身成长等。除了对作品的编辑编排,“手工”是最大特点,材料、质感、工艺、形态、触觉等也是考量因素。因此,投稿的不少手工书在制作方面都动了很多脑筋。手工银盐相纸、蓝晒或艺术微喷作品、最新的AI 绘图,结合树脂、粘土、扎染、羽毛、麻线、木头、钉子、螺丝、珍珠、花瓣、模仿肌肤质感的ab胶,再加上拼贴、灼烧、撕裂、缝制工艺等等,甚至除了触觉,还有味觉、听觉的代入,多种翻阅小机关的设置,显示出创作者对手工制作的探索性和趣味性。其中,也不乏一些超大、异形作品,多种材料运用和堆砌的作品。特别是在学生投稿中,对于手工感的刻意强调显得比较突出,似乎对摄影手工书的理解有失偏颇,仅仅止步于吸引眼球。一本恰当的手工书可以承载一个展厅空间的角色,在影像叙事层面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想象力与沉浸感,翻阅中更为真实的触感体验、明显的风格气质,使它成为一种“纸上涂鸦,也是人人皆可创造的共同体”,但也更考验创作者的美学观念,手工书的难点就在于对内容与形式的“度”的把握。

评委破圈是本次活动一个亮点。评委会的构成以新面孔为主,不像以往多是摄影圈内人士,扩大到艺术界的更大范畴。除了业内比较熟知的年轻艺术家塔可和浙江摄影出版社资深摄影书策划人郑幼幼,还有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策展人、艺术顾问杰瑞米(法国Jeremie Thircuir),设计师、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金奖获得者梅树植。他们每个人都从各自的专业眼光出发,评选出总共60件入展作品,并为展览推荐了自己最喜欢的一本摄影手工书。

应金飞特别强调“概念”和“启发”,他认为手工书相较于正式出版物来说是以独立的价值存在,它是一个概念,可以与出版无关,概念运用的好、装祯设计独特的手工书对人是有启发意义的,也可以启发出版系统的一些理念和边界。他同时指出,一个摄影师对摄影美学价值的认知可以直接延伸到一本书的制作上,尺寸大小与观者的距离感、手作在精致与粗糙之间的平衡等,都能体现出作者的美学感知系统。郑幼幼更侧重影像素材的完整度和丰富性,设计上的构思,阅读的节奏感,她会从整体的创意表现来挑选作品,“有趣但不过分”。杰瑞米看重设计创意,观念、叙事和作品的内在逻辑是否清晰、呈现的恰不恰当。梅树植虽然是获奖无数的平面设计师,但却提出好作品不需要复杂的工艺、复杂的照片,不必向出版物一样非常成熟,不完整性就是它的特点。“只要简简单单,充满细节、活力和情感的表达,像微风一样,有四两拨千斤之感,让人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情绪就好。” 而塔可

除了看影像的控制力外,倾向于更自我、更个性的呈现,“影像故事的完整度通过有想法的手工制作令人更有亲密感,也会更有意思。”

打开一本书,也打开了一个以书为媒介的视觉文化分享平台。摄影手工书,成为数字时代下创作者借以表达并能自主实施的一种实体媒介,也会越来越成为一部分人喜爱和彰显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摄影要发展就要拓展,就像刚刚获得成都金熊猫摄影大奖的陈维所说,“原有的方式和经验都需要扩展,因为你的生活其实已经远远超越于这种方式了。”他要搭建一个通道,让人到一个可以停留的场域。对于更多的摄影师来说,这个场域也可以不在展厅里,可以在一本自己制作的摄影手工书中,“去制造这种不期而遇”。

期待通过本次活动,能让更多创作者的优质摄影书、手工书,进入到社会公众视野,提升摄影书的美育教育,不断扩大摄影人的创作“出口”。

---------------------------------------

2023首届杭州·国际摄影手工书双年展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

主办单位:

杭州市摄影家协会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余杭街道办事处

承办单位:

杭州市摄影家协会新摄影组织专业委员会

杭州市余杭区摄影家协会

大屋顶文化

协办单位:

杭州捷派印务有限公司

执行承办:

乐图文化

1908阅览室

Petra空间

陈见非工作室

盒子艺术节全名单公布

详情请点击红字

购票请扫码

入围作品6月将在盒子艺术节展出

◼︎

「印刷支持」

杭州捷派印务

◼︎

「纸张支持」

◼︎

「品牌支持」

◼︎

「支持院校」

◼︎

「特别支持」

◼︎

「支持机构」

◼︎

「执行承办机构」

往期回顾

盒子艺术节全名单公布

什么是摄影手工书

怎样看待摄影手工书

ChatGPT聊摄影手工书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上一篇:2024年 中国摄影图书排行榜

下一篇:尾麦:为什么你应该读一本摄影书?

Copyright © 2010-2024 Powered by EyouCms 非商用版 向未来视觉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沪ICP备2024066551号-3

友情链接:真菌荧光染色剂 日本新闻 展会B2B 芝麻信息网 同轴连接器 直播基地 广州服务器回收 正经小说网 搜外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