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麦:为什么你应该读一本摄影书?

发布时间:2024-09-24     点击量:
为什么你应该读一本摄影书?文 | 尾麦越来越少人能投入整块的时间读书了,这是明摆着的事,连公众号文章都要在开篇贴心地提醒阅读全文需要几分钟,可见咱们的时间是多么稀有,或者换句话说,注意力是多么涣散。这可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自己也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时不时要瞥一眼手机。读书远不如买书来得爽快,大道理都懂,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读文字书要看心情(常常又没心情),又不甘心把工夫花在鸡零狗碎的短视频上,所以摄影书就成了我最主要的随手翻。慢慢地,我也发现摄影书有着不可替代的好处。根据我的观察,不少人对摄影书(Photobook)这个概念还有点含糊,以为无非就是把很多张照片放在一起罢了,所以我有必要先界定一下要讨论的东西。简单说,摄影书在这里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不是指一切“有关摄影的书”,而是一种以一系列照片为主要内容载体,经由摄影师或者编辑整理排列,能够完整呈现某种叙述主题的书籍形式。摄影书不仅仅展示照片和故事,同样需要我们关注的还有它们如何被展示——这一点至关重要,就好比相同的故事元素放在《故事会》里和专业作家笔下,他们的讲述方式必然是不同的。举个例子,我们比较熟悉的《眠于密西西比》就是摄影师通过一系列精心编排的照片来呈现沿河旅行中的所见所感,同时展现了普通人生活中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也是当代比较典型的摄影书形式。Alec Soth, 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 MACK, 2017叙事是摄影书的主要目的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原原本本转述一个事件。摄影是一种天然不可靠的记录形式,照片虽然取自现实世界,但它与现实的关系却是脆弱的。英国艺术家约翰·希利亚德(John Hilliard)在1974年有个名为《死亡原因》的作品就生动演绎了这一事实,同时照片所具有的“暗示”能力也被充分披露出来。John Hilliard, Cause of Death,1974 (顺时针小标题分别为:撞死、溺死、摔死、烧死)既然在记录和还原事件上先天不足,那不如好好利用这种“暗示”的能力来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摄影师自己眼中的故事。虽然单张照片也可以“暗示”,或者说传达很多信息,但在叙事的层面显然无法承载更多,这就好比一个单词的表现力不能跟一个段落抗衡,更别说一篇完整的文章。因此,希望在表达这件事上走得更远的摄影师们,会选择摄影书作为有利的工具。美国摄影师刘易斯·巴尔茨(Lewis Baltz)对此有个非常恰当的描述:“把摄影看作是介于小说和电影之间一个狭窄的、纵深的领域可能会更有用。”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用照片编故事,通过一系列有选择的呈现,包括拍摄手法、图像比例、影调色调、编排顺序等等,摄影师可以将他们独特的视觉思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书籍在气势上很难和展览相比,但考虑到作者意图的表达,摄影书显然是更好的载体,更何况它永不落幕呢。来来来,说得再多都不如亲手翻一本好书体会得更加真切。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John Gossage, Looking up Ben James-A Fable, Steidl, 2016

Gregory Halpern, Omaha Sketchbook, MACK, 2019

对于文字书来讲,只要设计不是特别差劲,精彩的内容是可以让我忽略实物本身的(Kindle不就是这么习惯了嘛)。但是面对一本摄影书,书籍本身的质地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除了内容本身,书籍的尺寸和重量,装订工艺,封面质地,纸张的材质和厚度,甚至油墨散发出来的味道,都可以视为作品表达的一部分。一本优秀的摄影书带给我们的是在精神和物质两个维度上的美好相遇,读者得以在它的邀请和鼓励下打开感官,一次又一次进入它的世界。而我们对于作品的记忆,也将伴随着指尖划过的微妙触觉,以及捧在手里的那份温厚的满足感。当我回忆约翰·戈萨奇(John Gossage)和老友马丁·帕尔(Martin Parr)的英国之行(《拜访本·詹姆斯-一个寓言》Looking up Ben James-A Fable),藏在硫酸纸页红色印记之下的那一瞥闪光就会像一声嘹亮的爵士小号在耳边回响。格雷戈里·哈珀恩(Gregory Halpern)将一座城装进看似简陋的封套(《奥马哈速写本》Omaha Sketchbook),却会吸引我反复打开,像一封友人从旅途中寄来的长信,写在随手得来的彩色纸上。而相比之下,展厅里精美的大幅输出虽然能让我一时看得出神,但回想起来,却总有一种“与我无关”的感受。Robert Adams, Gone?, Steidl, 2009

Stephen Shore, Transparencies: Small Camera Works 1971-1979, MACK, 2020

当然,照片及编排才是一本摄影书的灵魂。如上面所说,这种介于电影和小说之间叙事是非线性的,它既可以打破时间的顺序,也可以在不同空间穿梭,甚至都不需要交代什么前因后果。它最美好的产物就是变化和不确定性,或者可以说,某种诗意。这种美是需要读者亲自提取的,它不仅仅来自每一个画面,更存在于页和页之间巨大的想象空间里,这是任何其它展示形式都无法给予的。在一本摄影书里,我可以跟随罗伯特·亚当斯(Robert Adams)在科罗拉多原野上漫步,左顾右盼间恍惚又回到自己记忆中的风景(《一去不返?》Gone?);或者在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的照片里细细揣摩结构的乐趣,然后体会一下对页的两张照片是如何互致问候的 (《幻灯片:小相机作品》Transparencies: Small Camera Works 1971-1979);如果时间足够,还可以跟着川内伦子那些闪闪发光的照片去重新发现一些生命里细微却无比重要的东西(《照度》Illuminance)。随着指尖的翻动,你看到光在纸上跳动、汇集、流淌,然后你脑中会闪现某个故事,此时或许有一段旋律升起,或许就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川内伦子,  Illuminance, Aperture, 2011几乎没有任何一本摄影书可以登上图书销量排行榜。制作成本的高昂以及貌似存在的阅读门槛决定了它的小众化。客观地说,每一本摄影书都是稀有的,然而自由也是。从某个层面讲,阅读就是一种自由,你可以随时翻开一本,不必先看5秒广告,合上时也不用先点个赞,它也不会偷偷计算你在每个页面停留的时长,然后再给你推荐点什么。在逼仄的现实中,书为我们提供一个漫游的空间,置身其中即可以帮助我们修复因路途奔忙而遗失的那部分自己。如此看来,摄影书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一本摄影书的照片数量少则五十上下,多的有百十来张,小半个钟头足够细细翻看一遍。功利地讲,这种高效率的沉浸感和愉悦感尤其适合快节奏的当下,沉甸甸的生活里需要这些片刻的轻盈。而随着我们生活阅历和阅读经验的积累,每一次翻看都会有新鲜的感受,这种滋养又是潜移默化、延绵不绝的。作者:尾麦摄影师/工程师/自媒体创作者,在B站有个《摄影务虚笔记》栏目。Bilibili / 微信公众号:尾麦微博:尾麦WeMet谢谢尾麦,感谢孤独图书馆授权转发。香蕉鱼今日推荐书籍

as it is/川内伦子

本书是摄影师川内伦子的新书,收集了三年前她的孩子出生时的照片,书内还附有川内伦子的文字讲述她作为母亲的感受。本卷以照片与川内的文字相结合,详述了她自己作为母亲的感受;而 "如是 "则是她自己的家庭正在发生的故事,她的文字也让人看到了孩子的无处不在,以及他们所蕴含的原始而丰富的生命力。

Were It Not For/ Michael Ashkin

2014-2017年间,摄影师 Michael Ashkin 多次踏入美国西部地域,所到足迹覆盖了以莫哈韦沙漠为中心的大片地区如凤凰城,拉斯维加斯,米德湖,死亡谷,棕榈泉,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加利福尼亚市,圣地亚哥郊区以及 Calexico附近的美墨边境。他所呈现的作品中透露着作者对美国西部地区现状的挽歌悲情与凋零衰落的悲凉之感。

Tokyo Candy Box/尾仲浩二

这本书是日本著名摄影师尾仲浩二先生出版于2001年的第一本彩色摄影集的二十周年纪念版再版本,总收录了77张作品,更为完整的呈现了这组系列作品。

How We See Photobooks by Women

本书记录了国际女性摄影师的摄影书巡回公共图书馆项目,仔细研究了这些女性书籍的独特品质,如内容、设计和知识属性,为理解和重新确立她们在摄影书实践和流派中的地位提供了一种方法。

感谢阅读!以上书籍皆可在线上购买,也可在香蕉鱼书店询问店员选购,欢迎大家来访石泉路475号。

本文编辑:苏菲

香 蕉 鱼 书 店

BOOKS / COFFEE / GALLERY / RISOGRAPH

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路四七五号

BOOKSHOP 艺术书店

上海石泉路475号

Open Everyday 10:00 – 20:00

淘宝搜索:香蕉鱼书店

加入读者群请添加: bananafishstudio

RISOGRAPH 加餐面包印社

石泉路475号1202室

印刷服务咨询请加工作微信bananafishstudio

上一篇:摄影手工书在探索中制造“不期而遇”

下一篇:荐书| 《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第4辑

Copyright © 2010-2024 Powered by EyouCms 非商用版 向未来视觉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沪ICP备2024066551号-3

友情链接:真菌荧光染色剂 日本新闻 展会B2B 芝麻信息网 同轴连接器 直播基地 广州服务器回收 正经小说网 搜外友链